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认识自己     
你认识自己吗?其实每个人都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但答案却总是很模糊。有时似乎很了解自己,有时却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干什么,甚至会产生一种疑问:我到底是谁?正因为你是人,所以才会思考这个问题。动物永远不知道它是动物,而人的智慧就在于自己知道自己是人。人是个微妙存在,他必须与现实、超我、本我作一生的斗争。要承认人都有两个“我”:一个住在大门内,一个住在大门外。住在大门内的是具有一定良知,符合一定常规,有一定道德的“我”;而住在大门外的是不符合常规,与传统道德、教育相违背的“我”。两个“我”时常在门口徘徊,都互相羡慕对方。但在他们之间除了那道门,还有个铁石心肠的门卫,24小时看管着,不允许他们互相串门。但当人一旦  相似文献   

2.
成功的道路千万条,成功的因素不胜枚举,源于每个成功者的经历不同。近日,一位私营企业的亿万富翁在说到其成功的原因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熟悉我的人不止一次问我:"你创业摆地摊卖老鼠药时整天乐呵呵的,现在成了亿万富翁仍不知愁滋味,你一生之中难道就没有烦恼的时候?"我回答:"我也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当然有烦恼。年轻时遇到烦恼我就想--自己的房子是租的,做买卖连个正式摊位都没有全家要吃饭,孩子要上学,我肩负着养家糊口的责任,哪有时间和精力生气烦恼呢?一想到这里,烦恼就没有了,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努力创业,进行最初的资金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3.
    
正几乎每个人都在微信中强调自己与世无争,可是,一旦有涉具体利益的时候,又总是寸利不让,也许,这就是人性。庄子在《则阳》篇曾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国家,一个叫触氏,一个叫蛮氏,为了争夺土地而战。打得旷日持久,伤亡惨重,血流漂橹、民不聊生。最后庄子告诉我们,这两个国家争的是多大的土地呢?触氏跟蛮氏,一个住在蜗牛的左犄角里,一个住在蜗牛的  相似文献   

4.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请问有心理障碍的人在暂时得不到治疗时应该怎么办? 山东 小李 小李朋友: 你好!首先我应向你说明的是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心理困惑或烦恼,但这并不能证明每个人都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正常的心态是顺其自然。过分注意自己的不良  相似文献   

5.
以周易哲学为基础,采西方咨询理论之精华,建构一套开放的本土心理疗法--涧水疗法.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调节系统,该系统有六个维度,即时间、意志、身体、爱心、参照和战略,并且每个维度均有阴阳两极.心理咨询可围绕这六个维度展开.咨询的指导思想是"真诚谦卑,镇定安详;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因势利导,阴消阳长;惧以终始,笑对无常".咨询过程分为"望"、"闻"、"问"、"辨"和"导",五个部分分别与五行的"火"、"水"、"金"、"土"和"木"对应.  相似文献   

6.
正在瑞士东部的格劳宾登州,有一个名叫齐林的小山村,据说是瑞士最安静的小村。它位于阿尔卑斯山的怀抱中,周围都是伟岸的大山和葱郁的森林。全村一共有166个村民,住在古老而坚实的石头房子里,种植,收获,喝着自家酿造的啤酒,过着美如童话的生活。不过,生活在世外桃源的齐林人也有自己的烦恼,因为大山阻隔,交通不便,这么美丽的山村很少有游客光顾。如何才能吸引世人前来隐居消费,对齐林人来  相似文献   

7.
电视剧《欢乐颂》一经播出,以其高颜值的演员阵容、贴近生活的剧情主题、犀利中肯的语言风格引发了观众的追捧和评论界的热议。以五个不同阶层的都市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很容易让人产生该剧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联想。当《欢乐颂》女性主义的面纱被层层掀开,传统男权意识逐渐露出端倪。这是千百年来儒家思想留给当代社会的紧箍咒,当代的都市女性正是在这种潜意识的暗影中一路追寻一路欢唱,她们的爱情、事业、友谊都因着这种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碰撞而纠缠。  相似文献   

8.
淡然     
翁溯利 《天风》2015,(4):57
我有一个朋友非常喜欢钓鱼。几乎每个节假日,他都出去垂钓,可以说,钓鱼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他常常一早出门钓鱼,傍晚沐着夕阳回家,鱼篓里却空空荡荡,可他嘴里哼着小曲,看上去俨然一副满载而归的样子。为此,他的妻子可没少"奚落"他。我也觉得纳闷:付出了一天的劳苦,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有一天,我禁不住这样问他。他回答说:"钓鱼之乐不在得与失,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小山村,十分闭塞,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没有走出过这个小山村。一日,一位旅人来到这里。旅人问村民:"你们知道你们的村庄在哪里吗?"村民们笑了,心想,自己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怎么不知道自己的村庄在哪里呢?"你们说你们知道,那就说说到底在哪里呢?"旅人问。可轮到大家说时,都说不上来。旅人带走了村里的一个年  相似文献   

10.
朋友两口子都在乡下上班,很少到城里去。几年前,虽然城里房地产炒得相当火热,由于他们全家都住在乡下,所以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但他们的宝贝女儿要到县城上中学了,孩子上学,在城里没有家怎么办?买!朋友倾其所有,甚至举债购买了一套房子。当朋友把买房的经过告诉我后,我立即感觉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是我们自己去“找”的,是我们自己敞开门让烦恼一步步靠近的。  相似文献   

11.
谁更为有福     
龙尚勇 《天风》2005,(1):6-7
经文:徒20:35 元朝时,福音传到华夏,宫中民间,高官贵胄平民百姓多有信主的,他们被称为"也里可温",意思是"有福之人"。信主的人是有福的人,福成为基督徒的身份标志,每个人信主以后,成了基督徒,都希望自己是个有福的人,在属灵生活上与其他弟兄姊妹共同追求新生命长进的过程,互相激励,彼此推动,更巴不得自己是一个福上加福、更为有福的人。 谁更为有福呢?在使徒行传里,保罗牢牢地记得主耶稣的一句话,那是关于基督徒更为有福的教训。主耶稣说"施比受更为有福"。给予的人是有福的,他的福比先前更多,为什么给予会让人更为有福呢?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有需求,每个人都试图以自己为圆心去评价别人,一旦需求不能被满足,就有飞短流长衍生。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尊重,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当面恭谦礼让,背后却暗箭伤人。所以说,世上绝对没有单单受人非难或单单受人赞美的人,过去不曾有过,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可能产生。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一个人该如何去面对他人的非议,如何才能不活在他人的眼中口中。纷繁芜杂的尘世,就算你  相似文献   

13.
闲话成功     
正这个社会,每个人都在谈成功。首先我们未定义一下什么是成功。挣很多钱?有社会地位?改变现状?还是有很多男人或女人仰慕你、爱你?有个朋友问我:"你知道如何在五分钟内判断出你对面的人是哈佛毕业的?"答案是:"他自己会告诉你。"成功不是昙花一现,不是流星划过天空,不是刹那即永恒。成功应该像越野马拉松,长达数十公里的不松懈。成功应该像种地,春耕秋收,明年复明年。成  相似文献   

14.
如果每个人都注意减少自己不好的一面,那么从整个社会来看,好的方面就会不断增进。从这个角度而言,佛教的烦恼观可以在道德教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佛教的烦恼观在佛教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佛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待烦恼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与佛教整体风貌的改变相呼应。在早期佛教时期,佛教对于烦恼持排斥、打压的态度,将其视为敌人一般,整体上表现出逃避、远离和寂灭的色彩。到大  相似文献   

15.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事事尽如意,遇到困难和烦心的事就要自己化解,时刻拥有乐观的心态和快乐的心境。在生命中碰到烦恼事,不妨学说三句话,对自身健康大有好处。第一句话是"算了吧"。生活中有许多事,可能你经过再多的努力都无法达到,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必定有限,要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只要自己努力过、争取过,其实结果已经不重要了。第二句话是"不要紧"。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对自己说"不要紧"。因为积极乐观的态度是解决和战胜任何困难的第一步。上天对每人都是公平的,它  相似文献   

16.
宽容无价     
我们大多数人都时常会遇到人际关系中的一些烦恼——欺骗、背叛甚至是挑衅。这时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在近几十年,专家和学者们建立了多个"宽容实验室",把宽容作为课题来研究。美国密歇根州希望学院的研究者们发现,当人们想起伤害过自己的人时,  相似文献   

17.
人生路上每个人的际遇都有所不同,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也会有不同的选择。《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哈桑和父亲三人在面对不同人生路时呈现的不同心理路程,可以说是每个普通大众做事和对待事情的态度的一个缩影,在这里能够看到我们自己,勇敢地面对"我"自己,人生才能自由自在。  相似文献   

18.
押沙龙的发     
洪书永 《天风》2006,(16):6-7
经文:撒下14:25-26,18:9 旧约圣经"押沙龙的头发"的故事成为今天的一个典故,意思是一个人的优势或长处往往成为他失败或跌倒的原因.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一个人的优势如果没有利用好,或许会成为他失败和跌倒的一个因素,相反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弱势和短处,如果利用得好或许是他成功的一个阶梯.圣经里面有这两个显著不同的一对例子.  相似文献   

19.
郑汝榕 《天风》2005,(2):44-45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 每个人蒙恩的经历也许不尽相同,但信靠神的人却都是有福了。每个神的儿女都会如数家珍般地将神对他的恩典或说与别人听或珍藏在心中。 十几年前,神以他奇妙的爱拯救了我,我为自己感到羞愧,又为自己感到庆幸,主耶稣在我身上显出了他的莫大的能力和慈爱。 以前,我的脾气很急躁,往往片面性地看待问题处理事物,常常使自己和家人都很不愉快。为此,母亲说:"你还是去教堂信上帝  相似文献   

20.
●容许自己有烦恼和恐惧,但你要探究自己的烦恼和恐惧来自何处。决不要把你的烦恼与恐惧归结到别人身上,也不要怪罪别人,烦恼不是人有意为之,在别人向你抱怨时,他自己忍受着烦恼的困惑。 ●找心理医生,释放自己内心压力。如果你一味保持沉默,也许会令你的心暂不受伤害,但当这种烦恼聚集到一定程度之时,自然就会喷发出来,那时的危害更大。 ●爱自己、爱别人。不要对自己和他人施加过重的压力,也不要向自己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