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联合采用联想匹配任务和内隐联想测验(IAT)任务,考察了自我—他人分类中的他人重要性对自我—高奖赏相似性的影响。研究将中性的几何图形与自我、不同重要性的他人(实验一为陌生人,实验二为朋友)建立联结,并将自我(暂时建立联结的图形)高奖赏联合任务与自我低奖赏联合任务下的反应差异(即IAT值)作为自我—高奖赏相似性的指标,结果表明:(1)联想匹配任务中自我和朋友以及自我和陌生人之间都存在显著的自我优势效应;(2)IAT任务中,自我和高奖赏只在他人为朋友的自我—他人分类判断时才具有相似性,而他人为陌生人时二者不具有相似性。这说明他人重要性改变了自我的心理表征。  相似文献   

2.
联合颜色−标签匹配任务和空间参照框架判断任务,考察自我优势效应对远近空间中空间参照框架表征的影响。颜色−标签匹配任务要求被试对颜色(黑色/白色叉子)与标签词(自我/他人)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结,被试随机分为自我联结组和他人联结组,两组被试均需在远近空间中完成空间参照表征任务。结果发现:(1)与他人联结组相比,自我联结组表现出显著的自我优势效应;(2)自我优势效应对空间参照表征的影响仅体现在近处空间且对自我中心表征任务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自我优势效应优先影响近处空间表征,表现出近处优先性。  相似文献   

3.
摘 要 该研究使用内隐联想测验(IAT)考察了成人依恋的主要表现形式恋爱关系中,恋爱受挫对被试自我—他人工作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1)虽然实验组与控制组在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得分上均无显著差异,但IAT结果发现,组别、依恋类型在IAT效应(自我积极—他人消极模型指标)上的主效应显著,其交互作用也显著。除了回避型被试,安全型和焦虑型实验组的IAT效应显著高于控制组。(2)控制组中,焦虑型被试相容部分反应时显著大于不相容部分,回避型被试则相容部分反应时显著小于不相容部分,安全型被试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文化构念, 朴素辩证从文化与认知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人基于民众理论的思维方式。本研究首次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的方法测量内隐层面朴素辩证概念与自我以及自我相近概念在东方被试认知中的联结, 探讨东方人内隐层面的辩证自我。文章通过2个IAT实验发现, 中国人将“我”和辩证思维词汇归为一类, 将“非我”和线性思维归为一类时反应速度更快; 且他们将“朋友”和辩证思维词汇归为一类, 将“敌人”和线性思维词汇归为一类时反应速度更快。这表明在内隐层面上, 东方人确实将辩证概念与自我以及自我相近概念联系得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首次探讨高中生选科的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结果发现:(1)当科目难度与兴趣存在冲突时,个体倾向于为自己选择低难度低兴趣科目,而为他人选择高难度高兴趣科目;(2)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存在程度效应:为近的社会距离他人(朋友)选科时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缩小;(3)预期内疚在高中生选科的自我-他人决策差异中起中介作用:相较于为自己选科,为陌生人选择低难度低兴趣科目诱发更高的预期内疚,从而降低其为陌生人选择低难度低兴趣科目的偏好。这些发现拓展了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研究范畴,对家长、学校和教育咨询公司的选科指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联结学习任务和线索转换任务探讨自我关联刺激在任务转换和目标变化下的加工优势。结果发现:(1)相比于朋友和生人,自我更容易学习联结;(2)在线索转换任务中,所有关联刺激均未出现任务转换成本;(3)在目标变化条件下,自我关联刺激的目标结转效率最佳。结果表明自我关联刺激能够调节任务转换成本,并且在目标变化条件下能快速聚焦注意,表现出基于感知的特异性加工优势。  相似文献   

7.
IAT在内隐助人态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伟 《心理学探新》2008,28(3):93-96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是研究内隐社会认知的一种新方法,根据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原理,采用IAT对内隐助人态度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词汇测验,目标概念是助人性和非助人性词汇,属性概念是积极词和消极词。通过比较目标概念和属性概念在不同联结情况下被试完成分类任务所用的反应时之差,来确定其是否具有倾向于助人的内隐态度。结果发现:1)IAT词汇测验中,助人性信息和积极性词汇之间的平均反应时小于助人性信息和消极性词汇之间的平均反应时,且差异显著;2)IAT测验中,男女被试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IAT可以应用于内隐助人态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考察个体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公平偏见及内隐态度,对社会治理和发展(如,缓解社会阶层之间矛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两项实验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发现,相对于低社会阶层,个体更易将公平性词汇与高社会阶层相联结(实验1);也更易将积极性词汇与高社会阶层相联结(实验2)。上述结果表明,个体存在社会阶层偏好,对高社会阶层持有一种更加公平的、积极的内隐认知。  相似文献   

9.
三重自我建构认为,自我包含三个方面: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个体自我的核心地位已经得到诸多研究的证实,但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层级关系还缺乏定论。越重要的自我,与积极信息的联系越紧密,以达到维持自尊、抵御自我威胁的目的。因此,采用内隐联想范式(IAT)验证对两种自我的积极联想,并对比两者积极联想程度以确定其层级关系。结果发现,相比非自我信息,被试对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均存在内隐的积极联想,从内隐的层面证实了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存在。相比关系自我,被试对集体自我存在更强的积极联结,自我建构中的集体自我在内隐层面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多重内隐测量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福义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7,30(4):785-790
本研究以102名大学生为被试,从多重内隐测量的视角出发,运用内隐联想测验(IAT)、Go/No-go联想任务(GNAT)和外部情绪性Simon任务(EAST)三种实验程序对内隐自尊及其特性进行了测量和研究,同时运用结构方程建模对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结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IAT、GNAT和EASI这三种基于反应时范式的内隐自尊测量方法是有效的,均能有效检测出内隐自尊效应,内隐自尊的特性表现为个体倾向于将自我与积极属性或事物相联,将他人与消极属性或事物相联;(2)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是分离的结构,两者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自我评价系统,支持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两维结构说;(3)双重态度模型和信息加工双过程模型两种理论模型都可以解释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11.
王凌云  张明  隋洁 《心理学报》2011,43(5):494-499
研究使用外显面孔再认实验(实验一)和内隐面孔感知实验(实验二)检验自我参照框架是否是自我面孔加工优势出现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假设。具有不同朝向(左或右)的被试自己面孔和朋友面孔呈现在视野中央, 实验一中, 被试的任务为参照自我框架(观察者角度)或他人框架(被观察的像的角度)判断自我面孔的朝向(忽视朋友面孔), 或者判断朋友面孔的朝向(忽视自我面孔); 实验二中, 被试的任务为参照自我框架或他人框架判断所有面孔的朝向。结果表明:自我参照框架促进自我面孔加工优势的出现, 而他人参照框架消减自我面孔优势, 这种效应稳定地存在于外显和内隐两项任务中。并且, 自我参照框架对自我优势效应的促进作用不依赖于面孔刺激背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对不同类网络信息态度进行测量和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词汇测验还是图片测验,相容联结的平均反应时均小于不相容联结平均反应时,且差异显著。结论:(1)人们对于不同类的网络信息有一定的偏好,产生了IAT效应;(2)与政策信息相比,被试对娱乐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即实验中所采用的截图与词语)都表现出显著的偏好;(3)在内隐社会认知领域,存在对娱乐信息的偏好,且男女之间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胡琳丽  高增明 《心理科学》2014,37(1):156-160
以80名大学女生为被试,在关系自我理论的框架下,采用移情研究的双时段范式,以实验法考察了关系自我和重要他人对于陌生人印象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无提示的条件下,与重要他人相似的陌生人得到更多的印象偏好;在有提示的条件下,这种由相似性而产生的偏好会显著降低。证明了重要他人对陌生人印象偏好的影响,并讨论了关系自我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冼美君  邢强 《心理科学》2021,(4):850-857
采用“学习-迁移”范式 ,探讨了学习条件和样例相似性对类别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影响。实验选取虚构动物材料,采用2(学习条件:规则、无规则)×3(样例相似性:低、中、高)×2(匹配类型:正向匹配、反向匹配)混合实验设计,结果显示,在规则条件下,高样例相似性组正向匹配新项目的分类正确率显著高于反向匹配新项目的分类正确率;在无规则条件下,样例相似性越高,正向匹配新项目的分类准确率越高,所有项目的信心值也越高。这表明,规则和样例相似性是类别学习元认知判断的线索;在同一任务中,分类会涉及基于规则和基于相似性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15.
已有研究发现品质/外貌自我评价与外显自尊密切相关且受性别的调节,而内隐品质/外貌自我概念是否与内隐自尊相关以及其中的性别差异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多因素特质内隐联想测验(MFT-IAT)及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被试的内隐品质/外貌自我概念以及内隐自尊,结果发现在内隐自我概念里,男性将品质与自我联系更紧密而女性将外貌与自我联结更紧密;内隐品质/外貌自我概念对内隐自尊的预测作用受性别的调节,在男性中内隐积极品质与自我联结越紧密其内隐自尊水平越高,而女性中内隐积极外貌与自我联结越紧密其内隐自尊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6.
内隐积极联想理论(implicit positive association, IPA)认为自我面孔识别以及与之伴随的自我意识激发了自我概念的积极属性, 促进了对自我面孔的识别优势, 因此通过自我概念威胁可以削弱自我面孔识别的优势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对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共同影响。实验一为自我-朋友对比实验, 10对同性好友(20名被试)在接受完自我概念威胁启动或者非威胁性启动后对自我面孔和朋友面孔进行朝向的判断, 结果发现非威胁性启动后, 自我面孔的优势效应依然存在, 而在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后, 自我面孔优势效应消失。实验二为自我-陌生人对比实验, 另外20名被试在接受完自我概念威胁启动或者非威胁性启动后, 对自我面孔和陌生人面孔进行朝向的判断, 结果发现, 无论是自我概念威胁启动还是非威胁性启动后, 自我面孔识别优势效应都依然存在。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主要体现在用左手进行反应的时候。结果表明: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共同削弱自我面孔优势效应; 而左手效应的发生似乎表明了大脑右半球对自我面孔识别的主导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考察不同的奖赏结构和结果效价对儿童自我-他人成就归因、自我-他人奖赏评价的影响。实验采用2×2×2混合设计,其中自我-他人归因与评价为被试内设计。被试为小学五年级学生74名(男生36人,女生38人),实验通过解决一系列迷津测验来创设成功和失败情境。实验结果表明,奖赏结构对儿童自我-他人能力归因的影响、奖赏结构与自我-他人归因的交互作用对能力归因的影响、自我-他人运气归因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努力和任务难度归因不显著;儿童对自我和他人的成就结果倾向于做能力和运气归因,较为忽略努力和任务难度在成就行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欺骗判断与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欺骗判断与欺骗行为有着不同的心理机制, 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增强人际间的信任和团队的长远利益。采用行为学实验从两种视角下考察自我控制对欺骗的影响。实验1采用材料评定的方法考察了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能力状况对欺骗判断的影响, 结果发现对比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人, 被试更倾向于认为低自我控制能力的人更有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产生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实验2采用颜色Stroop任务考察了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状况对欺骗判断的影响, 结果发现当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资源衰竭时, 在评价他人为自己利益去欺骗、为他人利益去欺骗以及在特定情境中欺骗倾向上, 没有发现任何显著的主效应或交互作用。实验3采用视觉−感知任务来考察不同水平的自我控制能力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结果发现, 对比高自我控制组, 低自我控制组有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实验4采用颜色Stroop任务和视觉−感知任务来考察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结果发现, 对比控制组, 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有更多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在进行欺骗判断时, 相比自我控制资源状况, 个体会优先识别他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水平来判断其是否具有欺骗动机或欺骗倾向。在欺骗行为中, 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 能够更好地抑制自私动机, 更多的考虑长远利益, 出于自身利益去欺骗的可能性会更小; 自我控制资源充足的个体, 更有可能会经得住诱惑, 自私自利的欺骗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也会更小。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行为反应时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探讨道德的重量具身效应及“重量-道德”隐喻联结对该效应的调节作用。参考内隐联想测验的逻辑,采用联合分类反应任务,在默认的“重量-道德”隐喻表征情境(实验1)和道德垂直空间隐喻的启动情境(实验2)中,要求被试分别使用轻鼠标和重鼠标对道德/不道德词进行分类判断,考察鼠标重量对道德概念的加工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默认情境中,“重-道德,轻-不道德”的联合分类条件比“轻-道德,重-不道德”条件的分类反应时更短,并伴随有更大的脑电晚期正成分(LPC),而在启动道德垂直空间隐喻后,两种联合分类条件下的反应时和LPC结果出现反转。本研究结果表明道德概念的加工会受到重量经验的影响,“重量-道德”具身效应具有心理现实性,且重量概念与道德概念的隐喻联结引导并调节了这种具身效应。  相似文献   

20.
胡琳丽  蔡晨 《心理科学》2012,35(3):701-705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考察想象不同的重要他人对于个体自我评价转移的影响,并探讨自尊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考虑到大学生年龄相当,拥有相似的角色经验,故本研究选用了大二女生作为被试。研究选择了三类重要他人:父母、同性朋友、异性朋友(包括男朋友),由于每一类重要他人所对应的关系自我各不相同,所以研究编制了针对不同重要他人的自我评价特质词表,作为因变量测量的工具。 过程与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中将用到录音机。实验一为单因素实验设计,在三个实验室同时展开,各个实验室的想象重要他人分别为父母、同性朋友、异性朋友。主试告知参与者,本实验将进行一项大学女生的想象力测试,首先聆听一段描写风景的散文录音,进行想象练习。然后请她们在头脑中想象一位指定的重要他人,比如想象重要他人的形象、语言、行为等特征,尽可能详细生动。想象结束,首先请被试回忆并填写刚才想象的主要内容。然后告诉被试,另一个课题组正在搜集有关“当代大学生自我形象”的资料,请她们帮忙填写《自我评价特质词表》,对自己的一些特质进行评价。最后,主试向参与者致谢并进行了解释。实验二的想象重要他人为同性朋友和男朋友,实验过程与实验一基本一致,在自我评价测量中采用了专门针对“同性朋友”和“男朋友”的量表,并在想象完成后填写自尊量表。 结果与结论:本研究所有统计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在a<0.05的水平上进行。研究探讨了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女生的关系自我评价特质,发现其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关系自我评价特质显著不同。证明了想象重要他人影响个体自我评价的维度,并会产生自我评价转移的现象,没有发现自尊变量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