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语在英汉句子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主语承担的功能也不相同。本文对科技文献中英语句子主语的汉译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三种提高翻译质量的翻译方法,以期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2.
    
一、真之载体真或假之物是命题,这将得到普遍的赞同。但若不是因为“命题”有歧义,这是不会得到如此普遍赞同的。一些人把“命题”这个词理解为指符合一定规范的句子。另一些人却把它理解为指这样的句子的意义。因此,对这个问题,表面上好象是普遍赞同,实际上却分成两个思想流派:对于第一个流派来说,真和假的载体是句子,而对第二个流派来说,真和假的载体是句子的意义。第二种观点的一个弱点在于句子意义这个概念的空洞无力。如果人们相信我关于翻译的不确定性这一论题,这种空洞无力就达到极限。即使抛开这个论题,忽视可看见或可听…  相似文献   

3.
论意义     
1.野外语言学家的入门引导 古代印度哲学家争论意义的首要载体是句子还是词.赞同词的论证说,词的数量有限,能够被一劳永逸地学会.句子的数量是无限的;我们只有学会如何按需要从预先学会的词构造句子,才能完全把握它们.然而尽管情况如此,仍然可以说词的意义就在于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我们学习作为整体的短句,我们从这些句子中构成词的用法来学习这些词,而且我们由这样学会的词构造其他句子.于是,探索清晰而实际的意义概念应该首先检验句子.一种语言中一个句子的意义是这个句子与它的另一种语言译句共同分享的东西,因此过去我提出原始翻译的思想实验供大家考虑,它导致一种否定的结论,即翻译是不确定的这样一个论题.一些批评家说,这个论题  相似文献   

4.
以句子为中心,把句子作为英语学习的基本单位,利用课本,通过感知句子(背读句子)——认知句子(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理解句子(对长难句子的分析)——运用句子(用正确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达成提高英语的综合技能,坚持在句子中学习词汇,在句子中学习语法的原则,加强主观题的训练,切实打好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比《管子》两个英译本对《牧民》《权修》《立政》《枢言》《法禁》五篇中7处包含“耻”字的语句的翻译,不难看出,中国典籍英译中应该注意核心术语的翻译,对于核心术语,应尽可能采用语义翻译,而且应尽可能保持术语的前后一致;不能采取语义翻译的部分,应根据上下文内容保证译文的语义合理性;对句子与篇章的翻译,应符合目的语即英语的语法规范,保证语言的地道流畅,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以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6.
108个瓶子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周明是在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最有权威的专家之一,他的许多研究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奠定了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权成。在他的发明中,最奇怪的一项是他发明了中日翻译软件,说是最奇怪的一项发明是因为他完全不懂得日语,竟然发明了中日翻译软件,这也被称为微软的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7.
一、《白马论》的翻译和评注在下面的翻译和评注中,我基本上遵循格拉哈姆提出的顺序,句子都用数字和字母作编号,这些字母代表了格拉哈姆的顺序,而数字代表传统的顺序。 O.曰:白马非马可乎? S.曰:可。 O曰:何哉? S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  相似文献   

8.
谈谈句群     
什么是句群?组词以造句,联句以成群,句群是句子的组合;但它并不是句子的随意堆砌,而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单句或复句),在意义上彼此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有明晰中心意思的语言单位。句群也叫句组或语段。请看下面两例: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说起野花,也是海岛上的特色。春天有野迎春。夏天太阳一西斜,漫山漫坡是一片  相似文献   

9.
文殊经典翻译是文殊信仰传播的根本依据,把文殊经典翻译放在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对研究文殊信仰意义重大。从中古译经史来看,文殊经典译出的时间最早,以文殊命名的经典最多、国家赞助翻译文殊经典最盛、多语言文殊经典重译流布影响最广。  相似文献   

10.
主谓词组作句子成分是汉语的一个特点。主谓词组作主语的句子叫主谓主语句。比起常见的体词(名词、代词、数量词、名词性词组)作主语的句子,主谓主语句有其自身的特点。下面我们从观察句子的谓语入手,来分析这种句型。 1.主谓主语句的谓语 1.1 “是”作谓语,这是最常见的主谓主语句,  相似文献   

11.
<正>明末清初是我国内地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和汉文著译活动兴起和活跃之际。15世纪波斯著名的苏非哲学家、古典诗人贾米(1414—1492)的两篇波斯文著作《勒瓦一合》1和《阿施阿特·拉玛阿特》2正是在这一时期分别被翻译为中文,而刘智翻译的《真境昭微》(即《勒瓦一合》)和舍起灵翻译的《昭元秘诀》(即《阿施阿特·拉玛阿特》)是我国流传最广的贾米作品中文译本,被选为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教材。经典翻译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明清之际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用汉语翻译伊斯兰教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2.
以汉语把字句和被字句为材料,采用学习-再认方式,考察基于同义关联的句子错误记忆及其发展性逆转现象和句式效应。实验1结果发现高二和初二校正后的关键诱饵句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小学五年级,把字关键诱饵句校正后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被字句,表明基于同义关联的句子错误记忆存在发展性逆转现象和句式效应。实验2结果发现三个年级关键诱饵句与无关句的错误再认率差异均不显著,表明去除同义关联后,句子错误记忆现象被抑制。结果表明,同义关联能诱发句子错误记忆,且句子错误记忆存在发展性逆转现象和句式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机器理解古汉语的一个实验系统(ACLUS)。该系统由一个知识库和三个子程序组成。知识库包含有一部机器词典和若干集用来加工句子的规则。三个子程序是:句法分析子程序、翻译子程序和问答子程序,它们分别执行三种不同的功能。本文还讨论了有关机器理解古汉语的若干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于翻译本质的思考是从事翻译工作不可逃避的问题,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就无法对其深入了解,在对待翻译工作时就无法总结分析,形成个人见解,翻译也就会成为留于表面的文字游戏。对翻译的本质一直都有不同的看法,但都有一定的道理和可取之处。翻译归根结底还是人的行为,对翻译本质的思考应该从人入手,因此文章观点是翻译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转换语言的技艺。同时,翻译不是客观的文本之间的转换,没有任何译本称得上真正完美,有许多因素影响着翻译。  相似文献   

15.
论《易经》的英译与世界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人类交流与传播史上最古老最复杂的文化现象,从17世纪以来,世界上各种语言和风格的不同<易经>翻译版本就层出不穷.<易经>英语翻译对世界影响重大,但长期以来存在多方面的有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旨在通过探讨<易经>英译的相关问题以寻找在新世纪全球化语境下<易经>翻译的改进与<易经>世界传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研究主体性对研究翻译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对于翻译本质、翻译过程、翻译评价及翻译学科建设等有着不可欠缺的作用。本论文主要从作者、译者、读者都是翻译主体的角度,以《挪威的森林》的两个译本为例,论述翻译的主体性。得出作者、译者、读者三者的主体性贯穿于翻译的始终,引导文学作品翻译的方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吴映群 《心理科学》1999,(6):563-564
1前言本研究选用中文句子做识记材料,用单字或双字词做探测项,探讨中国人对一般中文句子的信息提取特点。选题的出发点是:①句子比单词更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更接近人们的实际生活应用,而相应的研究至今很少。②汉语的字、词与拼音文字的字、词具有不同的特点。汉语的字、词本身的形态、意义比较固定。③中文句子中的词相对于句子中的字来说,能更好地表达完整的特定的意思。④汉语的词有80%是双字词,这些双字词是不能再被分解的独立的意义单位。如“白菜”是一个双字词,如果被分解为“白”、“菜”或“白的菜”,便失去了它原…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是一部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风民俗等方面,它传入西方不久后就被译成英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和英国大卫霍克斯所著译本。本文选取第二十八回为倒,通过对比研究,结合译本中出现的实例,总结了译者常见的一种错误——字对字翻译错误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策略,对后来者翻译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眼动技术,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藏语母语者在不同语境中阅读汉语句子时,字形、语音信息在词汇识别中分别发挥的作用以及词频效应。结果发现:(1)在高限制性句子语境中,字形和语音共同作用;(2)在低限制性句子语境中,语音作用显著;(3)词频效应出现在高限制性语境的晚期,以及低限制性语境的中期和晚期。该结果表明,在藏语母语者阅读汉语的过程中,句子语境影响词汇识别过程中字形、语音的作用及作用的时间进程,藏语母语者汉语词汇识别符合双通道理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阐释性翻译的特点,新闻翻译的特点,浅谈新闻翻译中阐释性翻译的适用问题。,gL~J简要总结译者如何在进行新闻翻译时恰当合理地应用阐释性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