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研究(日)池田知久著牛建科译(一)本论文发表以前的研究状况本论文是关于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要》篇的初步研究。众所周知,1973年12月,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的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的帛书、竹简和木简。马王堆汉墓帛...  相似文献   

2.
1992年5月出版的《马王堆汉墓文物》一书,发表了帛书《系辞》的照片及其陈松长先生的释文。针对释文的一些问题,我撰写了《帛书<系辞>释文校补》一文,参加了1992年8月底在长沙举行的“马王堆汉墓国际学术讨论会”。后来,又读到《周易研究》1992年第4期上刊布的黄沛荣先生的大作《马王堆帛书<系辞传>校读》及其所附释文。黄先生的释文较陈先生之作,有许多进步,可谓“后出转精”。但细察照片,觉得仍还存在许多尚待改正  相似文献   

3.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释文(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释文(下)(日)池田知久著牛建科译第十三行上经文A子也日教此弟子曰,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蘩。赐以此为然矣,以此言取之。赐缗行。经文B子也日教此弟子曰①,行亡者,神灵之趋②。知谋远者,卜筮之蘩③。赐以此...  相似文献   

4.
自从1973年底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批帛书以来,文物单位陆续公布了帛书《周易》、《老子》甲乙本及其卷前后的多种古佚书,引起了世界性的兴趣和关注,唯帛书《系辞》及其前后数篇解《易》之作近20年迄未问世。1987年12月初,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在济南召开了一次“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在会上读到韩仲民先生提交大会的论文《帛书系辞浅说——兼论<易传>的编纂》,韩文提及帛书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字》卦卦名与爻辞中之“字”字的考释,证明传世本(周易·需)卦卦名与爻辞中之“需”字的原始意义,同《易传·序卦》所言“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较为接近,其要义为怀柔养善;马王堆汉墓帛书《六十四卦》之《襦》卦的“襦”字与马王堆汉墓帛书佚文《易之义》的《襦》卦之“嬬”字,均为“需”的通假字,而“需”字的形与义不是卦画之象所为。  相似文献   

6.
为行文方便,本文将今通行本<周易>简称今本,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简称帛书本或帛本,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简称竹书本,将安徽阜阳汝阴侯墓出土的竹简<周易>简称阜阳本,将刊发于<文物>1984年第3期的<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简称<文物>本,将廖名春先生整理的<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经传释文>简称廖本.  相似文献   

7.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出土,给《易传》思想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帛书《周易》包括帛书《易经》、帛书《易系辞》、帛书《易传》性书。帛书《易传》佚书又包括《要》、《二三子问》、《易之义》、《缪和》、《昭力》等著作。这些新出土的帛书《易系辞》、帛书《易传》佚书,其中引用了不少孔子的言论,这些言论有的冠以“孔子曰”,有的冠以“子曰”。(其中《缪和》《昭力》两篇的“子曰”,指谁的言论,需另作研究。)如果把孔子这些言论和通行本《易传》、《礼记》、《大戴礼记》、《孔子家语》、《孔子集语》等著作…  相似文献   

8.
评帛书《易经》研究的两种倾向方向东自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周易》①以来,帛书《周易》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除发表了许多研究论文外,仅帛书《易经》的校释、白话注译的专著已出版了三种。②其成绩实为《周易》研究的喜事,这使通行本《周易》的研...  相似文献   

9.
上博三《周易·夬卦》中的“丧”并非误字,马王堆汉墓帛书本与此相应的“牵”实为“桑”字,当读为“丧”,而今本中的“牵”可能系“桑”之形讹。  相似文献   

10.
论太极与大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太极与大恒连劭名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大批古代写本中,有一件抄写于西汉早期的帛书本《周易》,后面附有《系辞》及另外几份讨论易学的古代佚书。帛书《周易》卦父辞释文早已全文发表,《系辞》及其他易学古佚书尚在整理之中,近年学术界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屡有文...  相似文献   

11.
张立文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44.1万字,464页,是张立文先生参以新的易学出土文献资料对其撰于1985年的《帛书周易注译》所作的进一步修订。该书一方面参照王明钦整理的秦简《归藏》作补正,另一方面又借鉴了濮茅左先生对战国楚竹书《周易》与马王堆帛书《周易》对勘所作的释文。该书从  相似文献   

12.
池田知久教授是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日本著名学者。他的(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篇研究)(汲古书院1993年版)是日本学者对马王堆出土帛书研究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这部力作的基础上,油田先生又推出了研究老庄哲学的重要著作《老庄思想》(放送大学教育振兴会1  相似文献   

13.
马倩倩 《周易研究》2011,(2):F0003-F0003
张立文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44.1万字,464页,是张立文先生参以新的易学出土文献资料对其撰于1985年的《帛书周易注译》所作的进一步修订。该书一方面参照王明钦整理的秦简《归藏》作补正,另一方面又借鉴了濮茅左先生对战国楚竹书《周易》与马王堆帛书《周易》对勘所作的释文。  相似文献   

14.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件用隶书抄写的《周易》,字迹整齐而秀丽,书写风格与帛书《老子》(乙本)、《相马经》、《五星占》相同,估计抄写者是同一个人。《五星占》记载行星天象,截止于汉文帝三年,所以,这件《周易》的抄写年代也应该在其前后。张政烺先生认为此卷抄写于汉文帝初年,约当公元前180—170年。帛书《周易》与现今通行本有很大的不同,对于继续深入研究《周易》提供了  相似文献   

15.
马王堆帛书《缪和》是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六篇之第五种,内容丰富,价值颇高。但对于其中部分语句的释读和解释,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我们在各家整理注释本的基础上,在释读、诠释和分章上提出了几点个人看法,其中有些认识可能直接关涉到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续)──从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四经》说起陈鼓应六、从出土文献重新评估黄老之学战国黄老学派的发展,向来为学界所忽略,主要的一个原因是黄老派(稷下先生)的著作多已亡佚,而残存的作品亦被误判为伪书。近十年来,由于马王堆汉墓帛书的陆续公...  相似文献   

17.
《帛书易传初探》,廖名春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该书收录了廖名春1992年8月至1995年9月关于帛书《易传》的19篇论文和6篇释文,另附首次发表的帛书《易传》的16张照片。是迄今为止帛书《易传》研究最为重要的成果,因此获得了由东方国际易学研究基金委员会和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联合设立的1999年度第一届国际易学龙马奖。 本书分为5编。第一编“帛书《易传》简说”由介绍帛书《易传》(除《系辞》以外)基本内容的4篇论文组成。它们发表于1993年8月,是研究帛书《二三子》、《衷》、《要》…  相似文献   

18.
马王堆汉墓帛书《易经》与邵雍先天易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完《邵雍之宇宙图式》后,复睹《文物》杂志关于马王堆汉墓帛书座谈会纪录。觉得其中关于易卦之排列顺序及方法,与邵雍先天图之排列,有惊人之相似。特为提出,以供海内外学术界研讨焉。 张政烺先生在马王堆汉墓帛书座谈会上发言说:“帛书本二十四卦顺序和今本大不一样。它把八卦按照阴阳,排成乾、艮、坎、震、坤、兑、离、巽,以次把它们作为上卦。”“每个卦下再按乾、坤、  相似文献   

19.
在道家主干论的支配下,王葆玹和陈鼓应先生先后就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系辞》,发表了新颖的意见。验之帛书《系辞》和帛书《易传》诸篇的内容,笔者认为他们夸大了帛书《系辞》同今本《系辞》的差异,颠倒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帛书《系辞》是儒家而决非道家的传本。下面,试从帛书《系辞》的祖本、帛书《易传》诸篇的内容、帛书《系辞》的思想构架、周秦至汉初易学的源流四个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20.
马王堆帛书《系辞》中的“马” ,其义同于“数”。根据《素问》的记载 ,“数”是人中之阴阳 ,“象”是天地之阴阳。这与帛书《要》篇中将《易》归于“人道”的说法相通。另外 ,据秦汉时代的流行观点 ,伏羲画卦的传说也与人道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