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类的认识能力局限于人类感觉器官所决定的认识域.以人类的有限认识能力,不可能发明具有无限性质的纯粹的客观知识.论者所强调的各种“客观知识”归根到底都是以人类的身体为皈依的,并不是所谓的“客观存在”.人类不可能完整地认识宇宙万物,也没有必要.人类的认识和科学以服务人类的生存为根本目标,因此人类的认识活动只要完成“认识-应用”的完整价值链条,就足以实现其价值意义了.可见,人类任何“价值”的根本都在于“人”本身.科学主义将科学和真理合二为一,进而将“科学”等同于“价值”——这就扭曲了“人”在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导致了人的严重异化,以及社会价值体系的混乱和社会道德的滑坡.  相似文献   

2.
一、认识个体是人类认识总体的细胞。个体认识的社会因素和结构间接或直接地对社会文化-意识系统(主要指社会的科学发展水平、社会风尚、传统文化、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发生着错综复杂的影响。回溯认识史,在认识论的沃野上,历经数千年人类思辨智慧的垦耕劳作,虽已硕果累累,但是还存在着许多未开拓的处女地。“个体认识的社会效应”就是尚待我们去探讨的新课题。当今社会,信息化、社会化高度发达,整个世界呈现一体化趋势。开放性和创造性已经成为现时代的二大显著特征。与此相适应,个体认识能否在迅猛变化的时代中取得最佳的社  相似文献   

3.
对全球化的一种主体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初流行于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全球化”,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一种“社会历史性”的共识。但“全球化”研究的热潮却在持续了十几年后的今天,似乎开始出现了质的方面的“冷”的趋向。①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全球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世界历史过程,且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故人们是不可能通过所谓的“热潮”来达到对“全球化”的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的;二是基于不同的全球化主体的认识结构和价值判断,学术研究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全球化”,甚至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全球化迷雾”和“全球化神话”,这就使得人们越来越不…  相似文献   

4.
从可持续发展到转移式发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今天,“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现代发展观。但是,我认为,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对其不足之处还缺乏认识,对单纯提“可持续发展”是否在实际上能行得通也缺乏认识,更少去考虑“可持续发展”是否适合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法则。在本文中,我准备对“可持续发展”做一点反思,并尝试着提出一种“转移式发展”去补充“可持续发展”之不足。从根本上讲,我认为,人类走出今日困境的途径是迈向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新文明。今日的人类困境是挑战也是机遇,是新文明诞生前的阵痛。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含…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民族精神作为各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共同选择和人类特定的文化现象 ,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它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 ,始终支撑着人类各民族的生存、发展和进步。中国要在本世纪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需要坚持与弘扬民族精神 ,更需要孕育和培养符合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本文就学术界关于“民族精神”问题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 ,以便促进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一、民族精神概念的界定自上个世纪 80年代以来 ,在我国学术界曾经进行过几次关于民族精神问题的讨论 ,不断深化了关于民族精神的认识。但对于“民族精神”的概念尚未形…  相似文献   

6.
漆思 《世界哲学》2007,40(1):33-39
“天下”思维是超越民族/国家思维的新思维范式。以此出发对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理念和世界制度进行创造性建构。“天下”思维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的价值意义,主要在于拓展与刷新了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思维视域,从思维范式革命的意义上启发人类创建新的世界观。“天下;’思雏蕴含着全球化时代人类对建构“和谐世界”与“世界责任”的创想:需要超越个体本位思维与民彬国家思维,实现“从世界去思考”真正达到“以天下观天下”。从“天下”思维出发,就要求人类建构保证世界和谐发展和能够对世界负责的世界责任观。  相似文献   

7.
<正> 孔子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要奠基人,为中国文明、东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许多有益的贡献。当然,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前进,孔子不少落后于时代的思想,已变成阻碍社会进步的消极因素而被淘汰,成为历史陈迹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积淀、不断升华,认识不断深化,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渐进过程。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不可能抛开本国、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孔子许多积极思想至今仍然发生着影响。已故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中国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了,当作偶像崇拜的孔子也跟着过去了,但孔子对古代文化的伟大贡献和他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并未失去。因为  相似文献   

8.
“伊玛尼”一词系阿拉伯语的音译 ,意即“信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支柱。认识一个时代 ,就不能不去认识这个时代人们的信仰体系 ;了解一个民族 ,就不能不去了解这个民族的信仰支柱。信仰的状态表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味 ,并与其发展、振兴、辉煌紧密相关。一个人的信仰支柱存在于他的全部生活历程中 ,存在于全部生活的价值追求与价值寄托中。在大力倡导精神文明的今天 ,信仰是不能简单地否认和抛弃的。任何有价值的信仰学说都不同程度地适应着现代文明实践的需要。伊斯兰教信仰也不例外。伊斯兰…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哲学研究的新创获──《中国现代文化哲学》评介李翔海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文化成”的历史。文化一方面是人类的创造物,另一方面又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加深,“文化哲学”也日益成为现代哲...  相似文献   

10.
一人类最早的崇拜是自然崇拜,与此相应,最早的宗教亦是自然宗教。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自然崇拜或自然宗教呢?那是因为在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极端低下,人类根本不可能改变自然界对自己的影响,也根本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只能一切听任自然界的摆布。同时,由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所决定的人类极端低下的认识能力,是根本不可能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的。而人类思维的本性又从来不是只去解释那些它能够解释的东西的,“人总是把自己的自然观,制成一个和谐的  相似文献   

11.
肺癌为人类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占首位。近年又有增强趋势,且越来越趋于年青化。然而迄今人们对肺癌的认识与其它恶性肿瘤一样,其成绩仍是微不足道的,尤其是对晚期肺癌几乎是一筹莫展。然而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成绩,在10年前看来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可以相信:随着人类对肺癌发生认  相似文献   

1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承认并尊重国家差异、实践特征更加明显以及更加注重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主张就其本质来看是一致的,前者是实现后者的过渡性目标,后者是践行前者的总体价值导向。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联合的无产阶级革命成为世界历史的必经之路,其最终目的是建立自由人联合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亦将在世界历史的前进过程中逐渐取代狭隘的民族和区域意识,成为实现自由人的和谐、自由、整体性发展的真正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是不是道德基础和道德原则教育?”起初我回答说,数学内容本身,数学的逻辑精确性趋向以及概念和结论的确定性,无疑会激起正直与诚实的内在要求。其次,教师本身酷爱课题,会使他去积极培养学生类似的感情,同时也向他们指明了认识的乐趣,以及掌握了认识定量法的人类理智的能力。教师这种积极性在道德上是深刻的,以致于我们不由得参与到形成学生道德基础的过程中去了。我的老师A·R·辛欣曾讲:钻研数学科学必然会在青年人身上循序渐进地培养出许多道德色彩明显,并进而能够成为其主要品德因素的特点。在数学教育所形成的特征中,辛欣指出了真诚、正直、坚韧和勇敢四点。人们都明白,数学教师是不可能搞欺骗的,任何自高自大和  相似文献   

14.
越是一般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其实越有可能做到。大家认为不可能,必然谁也不去关注,谁也不去攻击,谁也不去设防,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必然没有竞争对手,你正好独身一人乘虚而入。军事上“不可能”成为“可能”的战役屡屡发生,商家应从中有所悟。1939年9月1日拂晓,德国军队经过精心准备,突袭波兰。波兰军队仓皇应战,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因准备不足,兵败如山倒。9月3日,英法两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爆发。法国并非波兰,法国兵力强大,拥有二、三百万大军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国内的经济实力也不比德国差。特别是,…  相似文献   

15.
在不少人对“市场”的认识和动作不无偏颇的今天,从哲学的层面上来谈论和考察“市场”十分必要。而要阐述明白关于“市场”的各种问题,首先应该弄清楚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这就是:“市场”在一个民族现代化历史发展进程的宏观图景中的地位。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有“市场行为和文化行为”这个话题。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文化”,指的是全人类以及各民族追求“更好的生活”的行为和思想的总和。历史就是文化进步的时间轨迹。所以,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从宏观的历史活动的尺度和规模上来说,就是“文化行为”。“现代化”作为当代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钢琴演奏不单是手指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一种很强的艺术思维活动和心理动势。对钢琴演奏技术问题进行缜密的理性分析,使头脑里形成合乎逻辑的、清醒的理性认识,是提高钢琴演奏水平的必由之路。掌握了如何去进行理性分析的方法,也就掌握了自我训练的基本技能。本文拟从钢琴演奏思维模式中的“认知”出发,结合钢琴学习来谈一谈“认知”在钢琴学习和演奏中的应用。二、对“认知”的认识和理解“认知”即通常意义上的“认识”,是人类思维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人类的认识,分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对主观世界的认识。在心理学领域,主体(个体)…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规律和各个民族国家的特殊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规律和各个民族国家的特殊道路江丹林,孙麾马克思晚年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从现象上看,是对他50年代形成的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理论的否定。据此有人认定,马克思晚年改变了他以前一贯坚持的关于社会发展“单线论”的观点,而重新选择了“多线论”的立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单线论”错把马克思关于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发展的理论,变成了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多线论”则把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多元发展的论述突现出来,否定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规律,把各个民族的发展看作是彼此独立的互不联系的历史进程。科学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人类社会更替的普遍规律和各个民族特殊道路的关系。从历史上看,“单线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被普遍认为是对马克思社会形态更替理论的正统解释,因为斯大林把马克思关于五种社会所有制形态依次更替机械地理解成人类社会的单线发展模式。随着“单线论”愈来愈无法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各个不同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多线论”开始反其道而行之。例如,意大利学者翁贝托·梅洛蒂所著《马克思与第三世界》一书,具体提出了对马克思历史发展概念的“复原”  相似文献   

18.
一个民族对于时间的把握方式和认识,从某种程度来说能够体现人们的认知发展水平。时间概念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何认知和把握时间就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汉民族如何掌握“时间”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从古典文献中窥得一斑。《说文》取象于日构成了一个“时间语义场”,保留了一个完备的时间意象群。而今我将根据这些词汇的解释对这些时间词进行排序,以期能够更完备的理解这些时间词。  相似文献   

19.
熊曌荫 《美与时代》2013,(11):88-88
近些年,随着我国的国力日益强盛,承载和守护传统文化、民族艺术已经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方式。再加上各种美术交流、创作、展览的增多,体现本民族自身的美术理论体系和话语形态,增加我国当代美术理论的文化参与,加强把“为中国美术立言”纳入文化强国战略思维认识,成为当代艺术家、理论家在进行美术发展思考和国家形象塑造的一种视角、维度,甚至是一种担当。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的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做好原生态民族文化挖掘、传承和抢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