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哭也无妨     
追求快乐是人的一种本能。因此,诸如“笑比哭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之类的道理,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但苏轼说得对:“人有悲欢离合,月的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所以人的一生光想着快乐的事是不现实的,只有正确对待哭的问题,才是最应该注意的。  相似文献   

2.
女孩的哭     
分手后,我在她的QQ签名上看到一句流行的话:世界上没有人值得你流泪,真正值得你流泪的人是不希望看到你哭的。心里有些惶恐,因为曾经经常让她哭。  相似文献   

3.
我的一位同学,擅长画漫画。一日,他把一张画好的漫画拿给我看,问:"这漫画上的人是笑还是哭?"我拿过来一看,见画的是一个人的头像,一副泪流满面的样子。"当然是哭口罗。"我说。"你把画倒过来看,会怎么样呢?"朋友说。我试着把漫画倒了过来,一看,简直不可思议,刚才还是泪流满面的脸,一下变得笑容可掬了。"怎么会这样?"我不解地问。  相似文献   

4.
许恩杯 《天风》2008,(13):16-18
一个小男孩看到隔壁邻居的老先生为死去的老伴在哭,就爬到他的膝上静静地陪着他。回家后,母亲问他对那位悲伤的邻居说了些什么。小孩回答道:“什么也没说,我只是帮他一起哭。”虽然这个小男孩觉得没说什么,没做什么,而事实上他却给在悲痛中的邻居带来了很大的安慰。有时候当别人遇到了灾难,我们想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哭婆     
以前有位叫"哭婆"的老婆婆,下雨也哭,天晴也哭,整日哭个不停. 寺里的和尚问她:"老婆婆,你为什么哭呢?" 哭婆回答说:"你不知道,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卖鞋的,小女儿嫁给了卖伞的.天气好的时候,我想到小女儿的伞一定卖不出去.天气不好的时候,我想到大女儿,卖鞋的生意一定不好.想到这些,我就担心忧愁,所以就要哭了."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特征     
厉永举 《天风》1996,(10):45-45
我们每一位真正相信耶稣基督的人,都会从他那里得到一个新的生命,这是一个属灵的永远生命。那么,这个新生命有一些什么样的特征呢?如果拿我们这个肉体的生命做比喻,倒有一些相似之处。 第一就是“哭” 一个婴孩来到世上,第一个举动就是哭,听到孩子的哭声,我们说一个小生命诞生了。可是我们刚信主的时候往往也是从“哭”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哭由情生,但是先秦之时,哭不能率意自为,而是有着种种礼之规定。就儒门奉持之礼而言,哭礼包含哭有形、哭有位、哭有节、哭有在、哭有亲疏、哭有不为、哭有除期等诸多内容。哭礼之制据于人情,所用则在制约人情,是理性的设定。但实践中,情礼往往互搏,兼以规制繁琐,待及社会发展,衰变自不可免。  相似文献   

8.
台湾散文家王鼎钧的《哭屋》,借一个旧式读书人追求、失败、悬梁自尽的悲剧故事抒发一种亘古的寂寞之情,与鲁迅《呐喊》、《彷徨》中知识分子的遭遇与心路历程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但与鲁迅从社会角度分析不同,它着笔于读书人“立人”、“立志”与“立名”的内在情感书写。从主人公的“哭声”到“我”的共鸣,从传说到现实,“哭声”贯穿始终,寂寞之情渗透全文,超越时代,这是继鲁迅的寂寞悲凉之后对读书人寂寞情结的另种书写。  相似文献   

9.
周丽娟 《美与时代》2007,(11):81-82
"歌哭"之称,即以歌的方式哭,正所谓"哭得像唱歌一样".这种旋律性的歌哭艺术在中国流传已久.它起源于早期的女巫之图腾崇拜,至春秋战国时代达到鼎盛,在后世有流变遗存.  相似文献   

10.
有个人偶尔得到一个“防皱秘笈”:尽量地不哭不笑,就可以使自己的脸部少生皱纹。从那以后,她也真的努力去不哭不笑。而且还要想方设法地逃避那些可以让她哭让她笑的事情。若干年过去了,比起同龄的人来,她果然显得年轻多了。又过了若干年,她比同龄人显得更年轻了。于是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向她打听是如何保养自己的皮肤,让自己变得如此年轻的,  相似文献   

11.
1993年,我在香河县政府办公室任副主任,有一天我们县长让我和他去北京。这个县长是大学中文系本科学生,对我赏识、支持。我们开车来到北京纺织学院,原来这里有“大自然功”在传授功法,“祖师奶奶”张香玉亲自发功,我们到时,她正在一个200人的方阵外边呜呜呀呀地向天嚎叫,据说这叫“宇宙语”,她在请神来给人治病。但见200人的方阵内,有哭有笑的,有打滚的有睡觉的,  相似文献   

12.
快乐急转弯     
禅书上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太太,整日在一个路口哭着,人们不明所以,只见她光哭着,就称她为“哭婆婆’。一天,一位禅师路过此地,见到此种情形,便不由上前打听。老太太告诉禅师,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卖伞人家,一个嫁给了卖鞋人家。每当天晴的时候,她就想起卖伞的女儿,想到她的伞眼下卖不出去,因之伤心而哭;而每当下雨的时候,她又想卖鞋的女儿,想起她的布鞋一定卖不出去,因之伤心。所以,无论晴天雨天,她便总是哭。禅师脱口便说,下雨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想你卖伞的女儿生意好,天晴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想你卖鞋的女儿生意兴隆呢?禅师的一句话,街头上就多了一个成天乐呵呵的“笑婆婆”。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一束     
反对吸烟同事甲:“你妻子反对你在家里吸烟吗?”同事乙:“反对,她反对我在任何地方抽烟,她说两个人抽烟比一个人抽烟费钱得多。” 初次见识一位年轻女士从浴盆里出来,正要去拿毛由,突然她发现一个正在工作的刷窗工人看见了她。她吓得浑身瘫软,怔怔地望着那人。“您怎么了,太太?”那人问:“难道您从来没有见过刷窗工吗?” 带 路一个美国人飞到耶路撒冷后想去看一看哭墙,可他不知道这墙的名字到底叫什么。于是,他对出租车司机说:“请把我带到你们犹太人哭泣、叫喊并且把头往墙上撞的地方。”司机把他带到了税务局的高楼前…  相似文献   

14.
周志斌 《学海》2001,(6):125-128
1661年3月1日,为抗议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苏州百余名秀才挺身而出,为民请愿.他们乘"哭庙"悼念顺治帝之际,组织领导了这场旨在反对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群众运动.结果反贪未成,18名秀才反被诬为"抗粮谋反",在江宁惨遭处斩,这是当时震惊江南的一起冤案."哭庙案"是当时江南诸多社会矛盾尖锐冲突的结果,反映了清初苏州一代文人疾恶如仇、舍身取义的大无畏精神.  相似文献   

15.
“救世济人” “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罗12:15) 基督徒到底该如何去实践神的道?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还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神的话就像一颗葡萄,是让它在我们里面腐烂,还是让它成为甘醇可口的葡萄美酒呢? 其实,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有两类基督徒,一类为“吝啬的基督徒”,他们只顾个人的灵修,不顾他人的需要,虽有“满园春色”,  相似文献   

16.
一向被称为“肮脏无知”的襄城县石羊街回民,过去是一个“一穷二白”的街道。这里共有回民317户,計1,607人,除少数人从事农业生产外,其余絕大多数是小商小販,飢一顿飽一顿,吃这頓少那頓,終日过着衣不遮体食不充飢的穷困生活。“肩挑手推沿街串,一天掙不到兩顿飯,辛辛苦苦干一年,年終落个油布衫。大人哭,小孩叫,要债之人叫連天”正是当时回民悲慘生活的写照。在这种情况下,人們連生活还无法维持,自然就談不到上学讀书了。当时,在这条1,607口人的街道上,仅有高中生2人(均系地主子弟),初中生5人,小学生20人,除此而外,广大青壮年多系文盲,真是所謂“世世辈辈眼瞎,贫穷  相似文献   

17.
“家里盛不下心灵的东西。”朋友赵金禾在来信中说。他是劝我有些事在妻子不能理解的情况下,不要跟她发脾气。他说自己心灵的东西才是自己的真正支撑,而支撑自己的东西往往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特别是,不能强求每一个人理解。他比我长17岁,是过来人了,又是颇有名气的作家,他的这个说法想来是有道理的。我承认我对妻子要求的太多,我总想人有了家总不应该再有孤独吧。现在看来,人有了家还有孤独是很正常的事。我有时想我找个什么样的女人成家,家里才能让我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呢?而且说什么都有人听,笑什么都有人懂,哭什么都有人一起流泪。我把跟我接触过的所有女人都想遭了,可我一点也拿不准会有哪一个女人  相似文献   

18.
黄丹皓 《天风》2008,(22):13-13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很多人都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着。一个小女孩站在一所非常狭小的教会门外哭泣,因为教会的人多,她被挤了出来。教会的牧师看见后问她为什么哭,她带着眼泪说:“我今天没法上主日学了!”牧师看着这个衣衫褴褛、仪容也不整洁的小女孩,心中大概了解了个中原因,便拉着她的手,领她进入主日学的课室,好不容易才为她找了个座位,使她与大家一起上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基层教会的乐队越来越多,逐渐成为基层教会的一项重要事工。他们传播福音,安慰信徒。“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不过,在基层教会的乐队也存在许多问题,偏离了起初创办的初衷,走迷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欢笑     
史牧 《天风》2001,(12):52-53
有些老朋友对我说:“你们信耶稣上帝的人在平日生活中常常很会笑的,看上去一定心里充满了欢喜快乐,这大概就是信仰的力量吧?”闻言,我笑答:“是吗?嘻,真是这样吗?”有位说下去:“有一回我问那位同事,难道你生活中没有烦恼的事情困扰你?她收起笑容严肃地说:不,人嘛,免不了要苦恼伤心,老实告诉你,我也会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