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德溶 《天风》2006,(24):20
经文:太5:27年轻时候,读这节圣经,觉得很容易懂,叫人分清是非,感到要照这节圣经去做,也并不难。几十年来,在社会中活了大半辈子,越来越感到主的话十分可贵,也感到要真正照主的话去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难就难在一个“说”字上。因为主的话不是只要自己分清是非就行了,而是还要“说出来”,对“是”要说“是”,对“不是”要说“不是”,这就很不简单了。试问:你在一个社会地位比你高的人面前,假如他对一件事说了个“是”或“不是”,而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他的看法却是不对的,这时你怎么办?背着自己的良心,跟着他说,还是明哲保身,不出声呢,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还是坦然无惧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是”就说“是”,“不  相似文献   

2.
你是谁?对自己有什么评价?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你很可能会查一下自己的历史,查一下你过去的经历——使人难以挣脱的经历。你用什么词语描述自己呢?这些词语是你十几年积存下的小标签吗?你是不是经常用许多固定的词语来描述自己?也许,这些自我描述词语包括下述自我描述标签:“我胆子太小”、“我挺害羞”、“我很懒”、“我没有音乐细胞”、“我总是笨手笨脚的”、“我记性不好”等许多“我怎么怎么”的词语。  相似文献   

3.
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出已经好一会了。售票员连喊了好几遍:“月票请出示!”“买票不要忘记!”售票员走到一个老妇人面前说:“请把月票拿出来看看!”那老妇人回答说:“我现在买票,一张五分。”“要罚两张全程票,总共四角。”“罚什么票?我只乘了两站!”“你为什么乘车不买票?”“你别凶!你这个售票员是啥态度?”“我怎么凶啦?你乘车不买票就应该照章罚票!”“你在家里对待父母亲也是这种态度  相似文献   

4.
人们以焦急盼望的心情踏入21世纪,发现世界仍旧像昨日一样,不同的只是日历上的字母由1起头变为由2开始。面对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在的人们愈来愈感受到各种压力扑面而至,原本有限的心理负荷已严重超载。数码、宽带、互联网,刺激着人的神经,真的像老崔当年唱的那样:“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太快!”快得让人无法适应。“新世纪新千年”仿佛在不停地向人类预示着什么,那就是——你健康吗?你快乐吗?人活着,大概没有几个人愿意在忧愁苦闷中辗转,喜好快乐是人的天性。一个锦衣玉食、无所事事的人,如果他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他…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知足”论,由来已久。两千四百多年前的老子就提出:“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第46章)几千年来,这种观念在统治阶级的倡扬下,又适应一些人的需要,日益滋长、渗透,几乎成为我们民族心理、社会心理、社会道德伦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了。这种传统的“知足”观念,积极乎?消极乎?应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6.
“我”是怎么回事?有人会说,我就是我,你就是你,这不是最清楚的问题吗?这样的反驳中隐含着对“我”的一种理解,即“我”就是用以指代每个个人的代词。我当然是“我”,你也可以是“我”,他还可以是“我”。“我”并不确指某个人,人人都可为“我”。但为什么人们可以是“我”呢?人们怎么才能是“我”呢?在日常中,我们一开口,便常会说“我……”,这时我就是“我”了,我就“我”起来了。可“说”是怎么回事?如何能“说”起来?在佛法看来,“说”是诸因缘和合的结果,是顺应着诸因缘条件的把持和执取。在“说”的执持中,我就是  相似文献   

7.
声音     
史牧 《天风》2001,(7):48-49
电话响,提起传来声音:“你听得出我是谁吗?嗯。”我略犹豫。她笑了,带着叹息说:“唉,把我忘了吗?真叫人失望。”我确实辨不清:“真是抱歉!我没有能认定你是哪一位。”接着,传来了她的嘻嘻笑声,很清脆:“有几年没有和你见面了,不怪你。今特电话给你,是要告诉你,唏唏,一个  相似文献   

8.
《法音》1992,(12)
最近,有同事问我:“三期法音已发布了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专辑,《纪要》说明中国佛教协会已确认了佛学院的三级体制,并有设立教材编审委员会的意见,你该满意了吧?”我说:“很满意,我拍手称快的满意。”他又问我:“公布的时间已两个多月了,你对教材编审有什么意见?”我说:“虔诚地拥护编审委员会大德长者们,早日上马、工作顺利!只不过我有一点担心,也许,这担心是不必要的。”他追问我:“担心的是什么?”我直言奉上的说:“担心原封不动的把一经一论搬上讲台。”为什么呢? 时代像车轮般滚滚向前,社会的变化,一天新过一天,确定佛学院的三级体制,是开汉语系佛教教育的新纪元,也是破题儿的第一次,应该行之有效,收  相似文献   

9.
网络双重人格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给传统人际关系带来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网民的口头禅反映了网上交际的主要特点,你不仅可以匿名,而且还可以隐匿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地位。传统的人际交往都是“事实”的,很难想象与一个性别不清、职业不明、年龄不知的人交往。而网络把交往带入了一个完全虚幻的空间。网络的这个特性不知不觉中满足了人与生俱来的渴望参与、合群的原始动力。那些在现实中有着重重顾虑的人可以在这里寻找认同、安慰、发泄,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内心的感受,轻而易举地在网络上找到  相似文献   

10.
发问的智慧     
常常听到这类问话:“各位还有什么高见?”你一定习以为常。但如果细究起来,这实在是一句很拙劣的话。问者的本意显然是想打开你的话匣子,但效果却只能让你紧闭着嘴巴。试想:高见?你一开口不就表明你的话都是些高见吗?你若展开话题,更显得你盛气凌人,一副“高见”模样了。  相似文献   

11.
一、主语和施受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七回中有: ①你那老和尚几曾吃他? ②师父不曾吃。这都是多义句。一解:吃的动作由“你那老和尚”、“师父”发出,是施事主语句;另一解:“你那老和尚”、“师父”是被吃的对象,是受事主语句。作为受事主语解的,当然可改写为: ③我几曾吃你那老和尚? ④你那老和尚几曾被吃? ⑤那妖怪不曾吃师父。⑥师父不曾被吃。  相似文献   

12.
阴差阳错     
“我是兰兰”。 “你好。”是个……是个男人还是女人的声音?我一下子分辨不出,那声音有些沙哑,象伤风了似的。很柔弱,象是有病。“我,我读怎么称呼您?我可以叫你大姐吗?我今年十六岁”。 是个女孩儿。 “可以”。 “我有件非常非常苦恼的事”。她急切地说。 “嗯”。 “可是……你得答应替我保  相似文献   

13.
今晨让我们听主耶稣对我们每个人说:“我必帮助你。”“帮助你”,在我——你的神,实在是一件小事。你想想我已经为你所作的,还会不帮助你吗?我曾用自己的血把你买了来。为什么会不帮助你呢?我曾为你死,我曾为你完成了更大的事,还不为你作这小事,帮助你吗?  相似文献   

14.
精神食粮 德国大诗人歌德的一个邻居有一次这样问他;“你说过书是精神食粮,可是,近一段时间你为什么很少看书了呢?难道你不需要食粮了吗?” 歌德回答说:“你不知道吗?蚕一定要多吃桑叶才会长大,可是当它开始吐丝结茧时,它是一点也不吃东西的。”  相似文献   

15.
无论在什么地方,当你在一方或者一个单位显山露水之时,总会有长者谆谆告诫你,“枪打出头鸟!”“出头椽子先烂!”含蓄点的说法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有些时候,强者往往容易遭人嫉妒,遭人暗算。是不是所有的“秀于林”的“木”“风”都“必摧之”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强者,你怎样让自己少受伤?你又怎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相似文献   

16.
李兰成 《天风》2004,(2):14-15
上帝说“你兄弟亚伯在哪里?”藉此也问我们:“你的兄弟在哪里?你的家人在哪里?你的邻舍在哪 里?你的同胞在哪里?”基督徒不应当独善其身只求自己的平安和好处,还要在社会上尽本分、尽责任。  相似文献   

17.
逼你成功     
我有个事业非常得意的朋友。40多岁,没结婚,每天跑进跑出,比谁都忙。有一天我问他,你都在忙什么啊,又是为谁忙啊?他先愣了一下,接着笑笑,说:“我也不知道为谁忙,只觉得背着一个好大好大的包袱,每天拼命往前冲。”“那包袱里装的是什么啊?”我开玩笑地问,“你有没有自己打开来看看?”“我看了,我看了,”他说,“里头全是我公司职员家里的老老少少,要吃要喝,为了他们,我想不干都不成,我是被逼得往前冲。”“你怎么不说是你自己的野心和理想,使你往前冲呢?”我不以为然地说。“没错啊,我自己的野心和理想当然逼我冲。想想,…  相似文献   

18.
今天面试你的考官是谁?是高高在上的大老板,还是腼腆可爱的人力资源部的女孩?如何讨他们的“欢心”呢?大家都有实力铺底,策略就显得格外重要。身为应聘者,你得练就“说话”的功夫,考官“型号”不同,应对的方法也不同。这里为你披露的,就是不同类型考官的“命门”所在。  相似文献   

19.
正刘蟾是著名画家刘海粟的小女儿,她小时并未学画,到了51岁时才开始系统地学画。一天,母亲对她说:“那么多学生大老远跑来请教你父亲,你就在父亲边上,怎么不学点画?”刘蟾从小怕父亲,就对母亲说:“我怕画不好,会被爸爸骂。”母亲说:“你怕什么?他是你父亲,还能把你吃了?”刘蟾就想:“母亲说得是,画坏了也就是一张纸的事。”于是就开始学画,先是整天看画册,后来当有学生来请教父亲,她就在一旁听。  相似文献   

20.
寓言四则     
蝴蝶与垃圾有一次,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一堆垃圾里寻找食物。垃圾向蝴蝶问道:“你是谁?你是否也想加入我们的圈子。”蝴蝶说道:“我是一只蝴蝶,我并不想加入你们的圈子。”垃圾问道:“你不想加入我们的圈子,那你到我们这里来干吗?”蝴蝶说道:“我到你们这里来寻找食物。”垃圾说道:“我们这里没有食物,只有废物与垃圾。你到我们这里,我觉得你不是废物就是垃圾。”蝴蝶说道:“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呢?我是一只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