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房颤动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总人口中占有不到1%的比例。其流行与年龄及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增加有密切关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左心房增大、高血压病、脑卒中及高龄都与心房颤动的流行独立相关。多项研究已经表明,心房颤动与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全因死亡率有关。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心房颤动对认知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心房颤动的病因、发病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后者从起搏点兴奋性增高,折返机制,发展到对心肌袖、电重构的认识;以及肺静脉、迷走神经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遗传物质异质性及基因突变等.同样,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使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率也不断升高。最近的研究发现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很大比例患者合并铁缺乏或贫血,且二者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与贫血及铁缺乏的相关性,以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及铁缺乏的可能发生机制、治疗进展作一概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作为心律失常领域皇冠上的明珠,一直以来成为研究的热点.自从1998年Haissaguerre教授率先发现肺静脉与心房颤动的密切关系之后,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而,这一重要的临床进展反向地助推了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心房颤动的病因、发病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后者从起搏点兴奋性增高,折返机制,发展到对心肌袖、电重构的认识;以及肺静脉、迷走神经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遗传物质异质性及基因突变等。同样,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登革热现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它广泛流行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登革病毒可引起隐性感染、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综合征等临床类型.随着我国对外交往不断增多,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也越来越多,因而我们有必要了解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哲学角度思考心房颤动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有助于全面认识房颤.首先,心房颤动是由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疾病;其次,心房颤动的发病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再次,在房颤在治疗中,应该充分考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房颤的防治中出现的问题,对临床和科研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分析奥伦自理理论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综合生存质量的预后影响。选取2012年2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遵循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45例和观察组(奥伦自理理论组)4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1个月、3个月的MLHFQ量表、WHOQOL-100量表及Zung量表评估结果进行统计与比较。观察组护理干预后1个月、3个月的MLHFQ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WHOQOL-100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Zung量表评分与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的评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奥伦自理理论有助于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生存质量,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持续了上百年,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日益深入.对心房颤动发病机制的研究历史进行回顾和反思,使我们认识到科技的进步促进研究的深入,临床实践对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有助于我们汲取经验,更好地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作为心律失常领域皇冠上的明珠,一直以来成为研究的热点。自从1998年Haissaguerre教授率先发现肺静脉与心房颤动的密切关系之后,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而,这一重要的临床进展反向地助推了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目前,导管消融治疗房颤领域许多难题被攻克,许多认识极大地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