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商潮汹涌,波及佛门。有僧谓:可以经商。理由是:有助教化。这真是:看穿幻世求菩提,一心只为了生死;身披袈裟忙营利,一念贪执何日尽? 佛教传世数千载,历尽多少磨难。世乱粮绝之时,佛子何曾入俗经商。而今未至绝境,何虑衣食?佛门崇尚随缘度日,何须财谋?  相似文献   

2.
《法音》1996,(1)
佛教界和藏族群众庆贺十一世班禅坐床据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全国藏传佛教界人士和藏族聚居区僧俗群众,听到第十一世班禅举行坐床典礼的消息后,欢欣鼓舞,纷纷庆贺这件“佛门大幸事、大喜事”。第十一世班禅坐床典礼8日在西藏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举行。消息传到拉萨...  相似文献   

3.
笑与学佛     
我刚接触佛教时,妻子即说:“你还学佛呢,整天板着个脸,笑都不会笑。”这话让我震动。的确,佛门中也有怒目金刚,但毕竟很少,大多数佛、菩萨的相貌皆是慈眉善目,和颜悦色,让众生看了敬仰又欢喜,油然生起亲近心。这使得人们自然而然地把笑与佛紧密相联,把笑颜待人作为学佛的基本功之一。为什么要笑颜待人呢?佛经言:“内存慈悲心,外现慈悲相。”所谓“慈”即是给予他人快乐,所谓“悲”,不是悲观,不是悲哀,而是同情、怜悯受苦的众生,帮助他脱离苦难。显然,佛、菩萨之和颜悦色。  相似文献   

4.
佛缘     
梦雨 《佛教文化》1994,(1):31-32
一、初结佛缘 多少年来,似乎命中注定要上佛门结缘。 佛寺佛塔、佛经佛典、佛门僧尼以致字画诗乐、文学艺术、建筑饰佩等等,只要与佛教相关,我都是听来亲切,观时顿生大欢喜心,都冥冥中似有血脉相连心灵相依,有一个“缘”字缭绕其中。这是否真的是孩提时代的耳濡目染起了潜移默化日久渐深的作用呢?总是觉得这份不释之情难解之缘来自心灵深处脐血之中。  相似文献   

5.
延琳 《法音》2014,(11)
正河南嵩山少林寺有超过1500年的历史,是佛教禅宗的祖庭,也是少林禅医的发源地。少林寺的千年传承与传奇留给后世无尽的遐想:佛门禅宗的经典故事、保国卫民的慈悲义举、强身健体的精湛武术、历史悠久的佛门文化遗产等等,形成了千古传颂的少林寺独特文化。此外,少林寺一向有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襟怀和传统,《易筋经》、《洗髓经》等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养生经典,少林佛医更有"中国佛门医宗"之渊源和美誉。  相似文献   

6.
佛门中流传着人身难得、中国难生(指有住持三宝的区域)、佛法难闻(即听闻正法)的说法,这并非无病呻吟,更非无知妄说,而是佛陀金口亲宣。最早译成的《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解说颇详。关于人身难得,佛有过生动的开示,他曾指着身边的一只蚂蚁对弟子们说:这只蚂蚁在迦叶佛时就堕在蚁类,直到我今出世,仍未脱此蚁身。可见“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诚不虚也。佛还告诫弟子: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但我们是否知道,人身难得的后面,隐藏着比这更可怕的暗流呢?人身的确难能可贵,因为三世诸佛都是在人间示现成道的。但地  相似文献   

7.
雍和宫僧众的心声本刊讯连日来,北京雍和宫僧众为庆贺十一世班禅的认定、坐床,连续举行了法会,在法轮殿齐诵《长寿经》、《平安经》等经文,祈愿十一世班禅久驻世间,弘扬佛法,为西藏的繁荣、国家的昌盛作出应有的贡献。雍和宫僧众这些天的话题均是有关这一佛门盛事的...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常说到禅宗西天有多少祖师,东土又有多少个祖师,其间的继承关系究竟以什么为凭据呢?又说禅宗的传承本来是以心传心,以心证心,这里有没有经验的依据呢?有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准?若依禅说禅,禅宗千古一脉,佛门中的弟子是如何把握的?一棒一喝我们今天也可以用,但为什么没有见什么人是因此当下得悟的呢?  相似文献   

9.
道教对世界的理解有其独特的神学视角。在世界的来源问题上,强调的是道生气化。对于世界中的存在者,一般认为有天、地、人、神(仙)、鬼等。从世界演化进程上看,道教主张复古之论,认为社会的进程是不断背离"道治之世"的,因而,道教所追求的理想世界就是回到原初的"上古之世",以此应对现实的"无道"。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常说到禅宗西天有多少祖师,东土又有多少个祖师,其间的继承关系究竟以什么为凭据呢?又说禅宗的传承本来是以心传心,以心证心,这里有没有经验的依据昵?有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准?若依禅说禅,禅宗千古一脉, 佛门中的弟子是如何把握的?一棒一喝我们今天也可以用,但为什么没有见什么人是因此当下得悟的呢?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14,(10)
正2014年10月16日,为期3天的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简称世佛联)大会在陕西宝鸡隆重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僧大德、海内外嘉宾和佛教四众弟子云集供奉佛指舍利的佛门圣地法门寺参加开幕式,这是世佛联大会首次在中国大陆召开,在宗教交流方面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中国佛教界与世佛联有着甚深因缘。在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之前,法舫法师代表中国佛教界参与了世佛联的创建工作,出席了首届世佛联大会,并当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96,(1)
十世班禅的母亲说希望转世灵童爱国爱教爱人民新华社西宁11月30日电(记者陈畅鸣)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母亲尧西·索朗卓玛今天在这里说:“听到十世班禅转世灵童掣出的消息,我为这日日祈愿的佛门盛事圆满完成感到由衷的高兴。我衷心祝愿继承大任的第十一世...  相似文献   

13.
薛涓 《法音》2021,(8):7-10
明清更替之际,逃禅之风盛行,大量士人涌入佛门,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特殊景观。对这一独特的图景,时人多有关注。邵廷采称:"明之季年,故臣庄士往往避于浮屠,以贞厥志,非是则有出而仕矣。僧之中多遗民,自明季始也。"^([1])归庄亦说:"二十余年来,天下奇伟磊落之士,节义感慨之士,往往托于空门,亦有家居而宪细者,岂真乐从异教哉?不得已也。"  相似文献   

14.
《古圣经》喻示:“真主准许买卖,而禁止利息。”(2:275)伊斯兰教历来重视人们的经商活动,穆斯林一向善于经商贸易。在中国,凡有穆斯林聚集的地方,那里就是一  相似文献   

15.
佛门常被喻为空门。四大皆空、五蕴皆空,都是佛门的重要理念。那么,学佛会不会让人放弃责任?学佛会不会让人变得消极?其实,佛门所说的“空”,绝非世间一般意义上说的那个“顽空”,更不是“什么都没有”或“断灭”。佛说“空”,是以“空法”看待万事万物,是缘起性空的“空”,其间蕴藏着无尽的妙有智慧!  相似文献   

16.
王雷 《天风》2017,(6):15-16
<正>当商务活动延伸到教内时,要注意分寸、场合和方式21世纪,商业的存在和驱动力几乎遍布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当今,基督教界也有许多信徒卷入到商业大潮中,甚至有不少人成为商海洪流之中的成功人士。这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事,不过也有些经商的信徒将自己的商业行为延伸到教内,主动或被动地向教会及其他信徒销售商品或推广业务,对此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呢?笔者认为,信徒经商活动若涉及教内时当遵循如下之原则:  相似文献   

17.
金秋十月,法门光耀,千祥云集。10月16日至18日,以供奉佛指舍利闻名于世的陕西省宝鸡市,再次成为海内外佛教界瞩目的焦点——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简称"世佛联")大会在此隆重召开。这是"世佛联"成立65年来首次在中国大陆召开的大会,也是一次展示中国佛教悠久历史和现代活力、增进全球佛教徒法谊道情的盛会。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僧大德、中外嘉宾和佛教四众弟子共同见证了这一佛门盛事。为期3天的大会以盛大的开、闭幕式,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8.
张家提 《佛教文化》2023,(1):102-104
道世法师是唐代著名律宗高僧,佛教学者。他一生深人研习三藏教典,大力弘扬律宗。在弘扬佛法的同时,道世法师还专心从事佛教著述,撰写了大量很有见解的佛教专著。道世法师撰述的这些著述中,流传后世且影响深远的是《法苑珠林》。本书自问世以来,深受历代学佛者和佛教研究者的欢迎,被大众赞誉为“佛教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9.
侯冲 《宗教学研究》2013,(3):104-109
在介绍佛教斋供仪式文本《佛门请经科》及其学术史的基础上,比较了《佛门请经科》与《西游记》的内容,指出《佛门请经科》早于《西游记》,影响了《西游记》的成书,是《西游记》研究的新资料之一;《佛门请经科》及唐僧取经故事出现在佛教斋供仪式上的原因,是出于斋供仪式文本神圣性和权威性的维护与解释的需要。将《西游记》研究放在斋供仪式的背景下展开,可以开辟《西游记》研究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20.
自《我画佛像》一文面世以来,仍有不少朋友和同道要问我:是不是皈依了佛门,是否佛家弟子的问题。为此,我明确以答复大家:在佛门里,我只是位学生,而非行者。正如,有位老师说得好:“佛学不是迷信”,入道者不该成为迷道者;其实质内含也在于一个“佛”字”。———佛者,觉悟也,学佛、信佛就是要我们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迷信,不要执著。自小,我便有个怪脾气,许是那所谓的“童心”吧!那就是,对一些没有弄明白的事,总好问个清楚,想个透彻,仿佛不弄明白就不甘心……于是,我在学了舞台美术,明白了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之后,便对水粉画,油画和国画都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