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先秦名学发展的两条路向
引用本文:张涅.先秦名学发展的两条路向[J].哲学研究,2018(2).
作者姓名:张涅
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
摘    要:名学研究"名""实"关系以及"名"的指称意义,本质上是关于人的认识的认识。人的认识基于个体性和群体性两个方面的要求,个体性方向的发展可能由感性经验而趋向直觉主义,群体性方向则从实践的理性化而走向逻辑主义。先秦名学的发展即循着这两条路向,前者以《公孙龙子》和《庄子·天下》所载惠施"历物十事"、辩者"二十一事"为代表,后者在《墨经》《荀子·正名》中最为典型。由感性经验到理性综合,是逻辑发展的两个阶段,也是两个方向,后者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典型特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