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11年后美国传教士对孙中山之态度
引用本文:陈才俊.1911年后美国传教士对孙中山之态度[J].世界宗教研究,2013(3).
作者姓名:陈才俊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督教与近代中美关系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信仰自觉与民族自觉——基督徒与晚清革命研究"
摘    要:辛亥革命成功之初,美国在华传教士因这场革命的领袖孙中山之基督徒身份而对其大加推崇,甚至将其视为君士坦丁大帝,期冀借其影响力使异教的中国人皈依耶稣基督.更有传教士预测,中国不仅会成为一个共和国家,还有可能成为一个基督宗教国家.然而,1913年3月之后,随着几起重大政治事件的相继发生,尤其是孙中山决意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之后,美国在华传教士发现,孙中山及其追随者太过激进,充满民族主义色彩;其不顾大局发动之讨袁内战,不仅因动乱再起而危及基督福音之在华传播,而且有悖基督宗教之核心精神.故此,孙中山被传教士们视为中国和平的潜在破坏者、“不名誉”的人,其所作所为更被认为对中国的传教事业构成严重威胁,最终,美国传教士与孙中山分道扬镳.

关 键 词:美国传教士  孙中山  辛亥革命  中美关系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