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朝鲜朝《道德经》注释书的特点及影响
引用本文:张美红.朝鲜朝《道德经》注释书的特点及影响[J].中国道教,2013(4).
作者姓名:张美红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摘    要:自中国唐朝开始,《道德经》就已在高丽传播,并有了相应的译本.到了朝鲜朝①,第一本《道德经》注释书——栗谷李珥(1536~1584)的《醇言》问世,之后有西溪朴世堂(1629~1703)的《新注道德经》、保晚齐徐命应(1716~1787)的《道德指归》、椒园李忠翊(1744~1816)的《椒园谈老》、渊泉洪奭周(1774~1842)的《订老》等.这些注释书从不同角度对老子思想进行了解读与承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韩国老学.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