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守范?失范?——作为参照点的社会规范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引用本文:陈慧,刘扬,曾垂凯,孙彦.守范?失范?——作为参照点的社会规范对决策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5,0(2):408-413.
作者姓名:陈慧  刘扬  曾垂凯  孙彦
作者单位:1. 中科院心理所;2. 浙江财经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7100109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3M53054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044);中科院重点项目(KJZD-EW-L04)的资助
摘    要:作为参照点的社会规范指个体为实现群体目标保持活动一致性所建立起来的、视为决策与判断标准的规范。社会规范研究经历了从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的转变过程。其对决策行为影响的解释机制包括预期理论、后悔理论、"齐当别"抉择模型、程数说和三参照点理论等,能较好解释避税、见死不救与医患冲突等现象。今后研究注意结合社会认知角度,实现研究思想与范式的转变,侧重探索多重参照点、群体决策机制,丰富跨文化研究等,为转型期的守范与失范行为提供科学的解释。

关 键 词:参照点  决策行为  社会规范  失范  
收稿时间:2014-03-2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