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天地之心”——与唐文明、吴飞商榷
引用本文:陈壁生.论“天地之心”——与唐文明、吴飞商榷[J].哲学动态,2023(10):66-75.
作者姓名:陈壁生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孝经集释”(编号20GZG2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天地之心”是《礼记》与《周易》中的一个概念。唐文明在近期的一系列论文中证明,天地之“心”是一个最高的主宰者,能够创生天地。吴飞反驳了唐文明的观点。回到经典中,详细考察经典中的“天地之心”,可以发现,在气论的背景中,天地之心是指人在天地之中的地位,即人得天地之气最清,所以贵于万物。在传统思想中,圣人德合天地,圣人之“心”,便是“天地之心”的体现。同时,圣人制作六经,使人贵于万物,而又敬畏天道,合于自然。在中国文明史上,正是因为“六经”的尊崇地位,中国文明始终在不断重新理解自然,并且在不断保持一种超越自然与回归自然的张力中前进。

关 键 词:天地之心  天心  圣人  六经  自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