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周敦颐的人性论与德性修养理路
引用本文:王新春.周敦颐的人性论与德性修养理路[J].道德与文明,2014(5):47.
作者姓名:王新春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720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ZX053)
摘    要:周敦颐认为,人的性命有本然与实然两个层面。在本然层面,人人皆直承终极大宇宙根基根据之诚而来,拥有纯粹至善的性命本然;在实然层面,人因禀受气质的差异而具有了不同的人性。前者是人成就圣人的充足资源,后者的障蔽可以超越。成圣成贤不仅可能,而且应当。为此,人应尊道贵德,作无欲主静和思的德性涵养修为工夫。周敦颐以此推出了其人性论与德性修养理路,初步构设出了一个以性命心性论为根基的、贯通天人的思想系统,为理学的确立奠定了厚重基石。

关 键 词:  性命本然  气质  道德  成圣成贤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