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屈原"发愤以抒情"的美学内涵及在后世的演变
引用本文:宋耀宇.屈原"发愤以抒情"的美学内涵及在后世的演变[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1(2).
作者姓名:宋耀宇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
摘    要: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5)名平战国楚人,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思想家、政治家.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其代表作<离骚>等作品"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文心雕龙·辨骚>).屈原虽非文艺理论家但其辞赋中蕴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九章·惜诵>开篇曰:"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这是诗人自述创作动机和目的的表白是理解屈骚美学的关键所在,更成为后世一个源远流长的美学传统的理论源头.

关 键 词:创作动机  发愤著书  屈原作品  发愤以抒情  欧阳修  中国文学史  美学内涵  美学思想  司马迁  黄宗羲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