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明的信使——贺年片
引用本文:于秋洋.文明的信使——贺年片[J].道德与文明,1988(1).
作者姓名:于秋洋
摘    要:贺年片,由来已久。索其渊源,是汉代官吏相互拜谒,所使用的“刺”(也称“谒”)演变而来。据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载:“古昔削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世以纸书,谓之名帖。” 这种“刺”,也称“名刺”。宋代《清波杂志》记: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这里的“名刺”,就是用纸书写的“名帖”,也称“拜年帖”。在《癸辛杂识》一书中,也记载了宋代官场中,每逢新年之际,有相互投递“拜年帖”的习俗,当时称“送飞帖”或“送门状”。可见宋代官吏之间,相互“贺节”与“拜年”之俗,是很盛行的。不难想到,下级对上级,以及交往亲密者,定要带着礼品,亲自登门去“拜年”了;对于下级和同僚,则视其关系而投递“拜年帖”,以表礼貌性的慰问与祝贺,从而免去了涉足之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