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宁静?抑或自由?——试析伊壁鸠鲁幸福观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
引用本文:罗晓颖.宁静?抑或自由?——试析伊壁鸠鲁幸福观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J].现代哲学,2011(6).
作者姓名:罗晓颖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成都,610068
基金项目:本文的写作受到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驻院学人计划"的资助;特此致谢!
摘    要:伊壁鸠鲁哲学因以幸福为旨归,也被称为幸福论哲学;但又由于他对幸福和快乐的特别解释,而被视为快乐主义,甚至背负享乐主义的恶名.然而,伊壁鸠鲁幸福观突出的特征却是“心神宁静”,快乐在他不过是“身体的无痛和精神的无扰”,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将人的心灵从各种束缚中解脱出来.因而,伊壁鸠鲁幸福论最深沉的内核是“自由”.正是在这一点上,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幸福观虽然充满实践和行动的激情,但伊壁鸠鲁挣脱必然性而终获自由的观念对他却不无影响.马克思在斗争中体味幸福,并为人类的幸福而创造,但根本目标始终是人的最终解放和自由.

关 键 词:幸福  快乐  马克思  伊壁鸠鲁  宁静  自由  孟德斯鸠  必然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