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确定是坏的么?不确定状态中的错误加工特点及其解释机制
引用本文:杨庆,李亚琴.不确定是坏的么?不确定状态中的错误加工特点及其解释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3,31(3):338-349.
作者姓名:杨庆  李亚琴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6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2100872);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计划”项目(2022RW038)
摘    要:错误是人类决策和行为过程中在所难免的。然而, 错误常常带来不利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如高危作业时的失误)。如何有效监控错误并优化行为对于个体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错误的发生受到内部心理状态影响, 个体常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做出判断, 不确定状态增强还是削弱错误监控, 是一个重要科学问题, 却存在矛盾结果。在前期积累和理论分析基础上, 本项目拟从人格差异角度探索不确定容忍度的调节作用。不确定容忍度的差异意味着个体对于模糊情境的耐受性和错误的敏感性不同, 因而可能调节不确定状态中的错误加工过程。研究1采用行为实验, 揭示多种不确定情境中(如奖赏/惩罚)错误监控和错误后调整的认知特点, 考察不确定容忍度的调节作用; 研究2通过考察电生理表征、时间加工进程和神经振荡机制等进一步解释这些现象。本项目对于探明不确定状态中的错误加工规律及其人格调节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对于促进个体的环境适应、目标达成等具有较好现实意义。

关 键 词:错误加工  不确定  人格  不确定容忍度  认知控制  
收稿时间:2022-04-06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