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司马承祯的道教思想——养气存形与坐忘合道
引用本文:卢国龙.论司马承祯的道教思想——养气存形与坐忘合道[J].中国道教,1988(3).
作者姓名:卢国龙
摘    要:司马承祯(公元647—735年),字子微,号道隐。洛州温人,生于官宦世族。司马承祯独弃功名,薄于为吏而崇尚道法,幼而好学,多才艺。年二十一,服巾褐入道籍,往嵩山师事潘师正,居嵩山,传其符箓及辟谷之术。嗣后,遍历名山,乃止天台。武则天闻其高名,遂诏至京,并降手诏赞美之。及归还山,又使李岙饯于洛桥之东。景云二年,唐睿宗遣司马承祯之兄承祎就天台山迎之京师。入宫中,睿宗首问以阴阳术数之事,对曰:“《道德经》言‘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至于无为’。且心目所知见者,每损尚未能已,岂复攻乎异端,增其智虑哉?”视阴阳术数为异端,司马承祯的思想情趣于此可窥其一。睿宗求术不能,乃随机问曰:“理身无为,则清高矣;治国无为,如何?”答:“国犹身也。《老子》曰:‘游心于澹,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