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冲动性人格、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交互作用分析
引用本文:邓林园,武永新,孔荣,方晓义.冲动性人格、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交互作用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2):169-176.
作者姓名:邓林园  武永新  孔荣  方晓义
作者单位: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 北京 100875;2. 太原工业学院心理咨询中心, 山西 030008;3.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875
基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世界一流教育学科与中国教育创新”基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7099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37).
摘    要:本研究通过对1610名初一至高三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冲动性人格、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交互影响。经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1)与非网瘾青少年相比,网瘾倾向青少年的行动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显著更高,与父亲和母亲的沟通都更差;(2)行动冲动性、认知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均与青少年网络成瘾成显著正相关,而父子沟通和母子沟通均与青少年网络成瘾成显著负相关;(3)行动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可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但认知冲动性的预测作用不显著;母子沟通可负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但父子沟通的预测作用不显著;(4)行动冲动性和母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交互影响,具体而言,对于低行动冲动性青少年而言,母子沟通对其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但对于高行动冲动性青少年而言,母子沟通对其网络成瘾具有正向但不显著的预测作用。

关 键 词:青少年  冲动性人格  亲子沟通  网络成瘾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