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创伤暴露程度对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复原力的调节作用
引用本文:戴艳,雷鸣,周宵,姚梅,蒋林洁,陈希,刘瑶.创伤暴露程度对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复原力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1):61-67.
作者姓名:戴艳  雷鸣  周宵  姚梅  蒋林洁  陈希  刘瑶
作者单位:1.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8; 2.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13; 3.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875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2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1900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190014);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CSXL-121001).
摘    要:采用创伤暴露程度调查表、复原力量表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量表调查了汶川地震1年后的773名中学生,考察了其复原力在创伤暴露程度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地震1年后,中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较低,其中男生的水平低于女生,初一学生的水平相对低于初二、高一和高三学生;创伤暴露程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各维度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复原力在创伤暴露程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回避性症状与警觉性增高症状的影响上发生负向调节作用,在创伤暴露程度对闯入性症状的影响上不起调节作用。

关 键 词:中学生  创伤暴露程度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复原力  调节作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