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孔子的心性学说结构
引用本文:杨泽波.孔子的心性学说结构[J].哲学研究,1992(5).
作者姓名:杨泽波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系 博士生
摘    要:“是”与“应该”的矛盾是西方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圆满解决。但这个问题在孔子根本就不存在。因为与西方道德哲学通常的感性、理性两分的情况不同,孔子心性之学有欲性、仁性、智性三个层面,由于多了仁性一个层面,“是”与“应该”之间就有了一个过渡性的桥梁,“是”本身就是“应该”,从而形成了孔子的心性之学的重要特色。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