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苗族“保东斋”仪式符号象征及其发生学研究
引用本文:陆群.苗族“保东斋”仪式符号象征及其发生学研究[J].宗教学研究,2013(1):210-216.
作者姓名:陆群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笔者所主持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苗族‘巴岱’信仰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代号:2011BZJ029
摘    要:苗族“保东斋”仪式是苗族传统驱赶仪式受到汉文化男权意识形态影响后而形成的一个变体.它是驱逐与净化的仪式,仪式中的诸多符号被赋予特别的象征意义,“魔力”附着其上,目的在于驱逐那些邪魅的灾害性力量,以获得村寨的洁净、安全与欢乐.苗族“保东斋”仪式的发生根基于苗族古老的灵魂观念和巫术思维,在历史过程中受到汉文化影响,使其仪式过程呈现出一种“意识形态的”阈限期的仪式特征.

关 键 词:"保东斋"仪式  "巴岱"信仰  阈限期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