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专制与“民本”——兼论明清时期《孟子》的地位沉浮
引用本文:谢景芳.专制与“民本”——兼论明清时期《孟子》的地位沉浮[J].孔子研究,2014(1).
作者姓名:谢景芳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摘    要:与孔子和荀子思想相比,孟子思想更切近社会和政治,更强调民生和民本,虽具理想主义色彩,却有更鲜明的入世精神,且不乏核心价值的坚定性,从而才使中国古代社会有了制约权力放纵的理念和被广泛认可的政治、社会正义,有了得以追求的理想人格和值得向往的家给人足的幸福期待。也正因如此,在帝王专制日益强化的历史条件下,《孟子》之书终于在明清时期被皇帝痛恨和删节。孟子思想的遭遇证明了儒家思想的内在矛盾,证明其民本思想的伟大及其制约权力放纵因为缺少可操作性制度建构而软弱无力。然而其"仁政"思想,对于理解"中国特色",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 键 词:明清  孟子  民本  专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