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孟子仁义并举的原因及其历史文化意义
引用本文:王生云.孟子仁义并举的原因及其历史文化意义[J].管子学刊,2020(4):99-106.
作者姓名:王生云
作者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云南昆明650111
摘    要:仁、义、礼、智四个德目,都曾被孔子高度强调过,然而战国诸子运动表明单独强调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免出现其流弊。贵仁易流于无差等,贵智易流于智巧,贵义易流于守义清高遁世。强调仁礼二端,则需凸显义来承转与兼综。在子思学派仁义并举的理论基础上,并在与当时墨家、杨朱学派以及不仕而议的士风斗争的过程中,孟子自觉地并举仁义,并做出仁义为四德“头脑”的解释。孟子仁义并举的努力,彻底扭转了之前四德散立的状况,仁义此后成了儒家之代名词。

关 键 词:孔子  四德散立  孟子  仁义并举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