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公文写作中的模糊语言
引用本文:闵庚尧.论公文写作中的模糊语言[J].思维与智慧,1988(2).
作者姓名:闵庚尧
摘    要:本文准备讨论五个问题:一、模糊语言的表现力;二、模糊语言的两重性;三、模糊语言的三情境;四、模糊语言在公文中的运用;五、模糊语言的局限性。这些问题的论述,都将结合公文写作进行。一、模糊语言的表现力模糊语言在文学中的表现力,大概是没有争议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就是用模糊语言描述不确定的悲愁的典范。在公文写作中,模糊语言的表现力如何呢?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不错,文学作品无论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还是在语言的运用上,都允许,而且可以写得朦胧些、模糊些。而公文写作则不允许朦胧、不允许含混,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