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列宁对哲学史的馬克思主义方法論的確立
引用本文:М.И.西多洛夫,李宋.列宁对哲学史的馬克思主义方法論的確立[J].世界哲学,1966(5).
作者姓名:М.И.西多洛夫  李宋
摘    要: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谈哲学的党性,第二部分讲哲学思想发展中的继承性与遗产,第三部分论哲学的发展是认识完善的过程。在第一部分中,作者说:上述三条原则是列宁研究哲学史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列宁认为,研究哲学史必须遵循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者的党性原则就是他属于唯物主义。但运用这个原则,绝不意味着抛弃客观性。就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而言,党性首先表现为对这个或那个思想家作出合乎逻辑的、客观的评价。在研究哲学史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就是要求用具体的历史态度来分析历史材料。而历史的具体性耍求乃是列宁的党性原则的不可分离的一个因素。在第二部分中,作者说:按照列宁主义的解释,传统这个概念的涵义比继承性要广泛得多。传统这个问题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例如在今天,社会主义文化和无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历史渊源问题,以及无产阶级对待过去的遗产问题,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列宁主义者过去和现在一直在捍卫遗产,捍卫本国以及世界各民族的唯物主义的、革命的、人道主义的传统。布尔什维主义的产生并不弃绝俄国的以及西欧的思想的真正传统。作者还进一步论证说:每个时代的世界观在形式上必然和前一时代的世界观相联系。一个时代的世界观必不可免地是从前一时代的世界观中产生出来的。一种学说总是作为另一种更早一些的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或否定而产生的。最后,作者说:所以应当把传统理解为一种流派、一种学派的哲学思想的不断丰富的过程。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者在支持哲学中的唯物主义路线的同时,也要利用唯心主义所提供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只是简单地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哲学遗产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列宁研究过古希腊思想家,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等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