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政治之善何以可能--墨子民生政治思想对当代社会公权规约的启示
引用本文:郭智勇.政治之善何以可能--墨子民生政治思想对当代社会公权规约的启示[J].管子学刊,2013(4):81-85.
作者姓名:郭智勇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基金项目“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共权利制约与干群矛盾化解研究”(项目号:11YJA710057)、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目标下的公共权力制约路径研究”(项目号:12ZZD011)和南京工程学院创新基金重大项目“社会矛盾化解与公权制约的路径选择研究”(项目号;CKJA2012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祸频繁,值此境遇下民之所想、民情如何与民之利益何在,关乎民生,乃人之天赋本性,是为民性。墨子认为“民生为甚欲”,政治当以便于民“生”为旨归,关注天下百姓的生存环境,止争息乱,“一天下之和”;同时,为政还要下通民情,“明民之所是所非”,“信民、爱民”,从而实现“政通人和”;而政治之义在行“利民之治”,谋天下百姓之利。若此民性可彰、善政可为。以此为鉴,功利民生确应成为当下执政党的道义性担当,并以此引领权力的规范运行,防止公共利益的异化,让“权为民所用”带来“令人愉悦的经验感受”,权力之善才能善待民性而富有“生活”意义。

关 键 词:墨子  “一天下之和”  通民情  民生关怀  民生政治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