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体用”“体相用”概念起源再考
引用本文:张文良.“体用”“体相用”概念起源再考[J].哲学研究,2023(10):48-55+128-129.
作者姓名:张文良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南北朝《涅槃经》注释书的综合研究”(编号19JJD7300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敦煌秘笈》中的“不知题佛经义记”中频出的“体义”一词构成“体用”概念的重要过渡概念。而这一概念之所以被“体用”概念所取代,与“体一义异”的命题不如“体用相即”命题更适合表达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关。“体相用”概念的直接来源虽然是6世纪前半叶问世的《宝性论》和《金刚仙论》,但自5世纪末开始,佛教文献中出现的“体-功-德”“体-用-义”等三字一组的范畴显示出,中国思想界已经力图超出“体用”二元思维的限制,创立一种三元思维的概念框架来更深刻地界定客体的内在属性和动态机制。“体相用”概念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印度佛教这种外来思想交涉互动的产物。

关 键 词:体用  体相用  《义记》  《涅槃经集解》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