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早期西洋画由临摹向写生之转变
引用本文:江中菊.中国早期西洋画由临摹向写生之转变[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3(3).
作者姓名:江中菊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摘    要:20世纪之前,美术教育就曾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他们将学习西方美术教育方法作为倡导学习西方文化技术的一部分引介进来,开设学堂并设有图画课程.同治元年(1862),总理衙门奏请在北京设同文馆,这是模仿西式教育的开端.这些学堂实则是为了培养外语、造船、电信和军事人才设立的,但课程中已设有绘画等美术课目,其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学习而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效果.至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对美术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关注,康有为强调:"乡塾童学读史,识字、测算、绘图、天文地理、光、电、化、重、声、汽之学校不设,则根底不立"2].康有为将绘图与读史、识字等并列,可见图画教育已经引起了他的重视.西方美术在这个时期受到推崇,但更多是因为美术本身所具备的实用性而受到关注.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