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之自然本性的还原和道德的重新定位——早期启蒙思想家的人性理论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魏义霞.人之自然本性的还原和道德的重新定位——早期启蒙思想家的人性理论及其意义[J].道德与文明,2007(1):50-54.
作者姓名:魏义霞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    要:在批判理学的同时,早期启蒙思想家反对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截然二分,并在对天命之性依赖于气质之性的强调中,将气质之性说成是人性的全部内容.同时他们坚持气质皆善,反对气质有恶说.这些构成了人性一元论,并使以欲、利、私为核心的物质欲望和功利追求成为气质之性的具体内容.这是对人之自然本性的还原.同时,鉴于欲、利、私与生俱来、天然合理,早期启蒙思想家强调道德与物质追求的密切相关,进而对道德的属性和功能予以重新定位.这些带动了理欲、义利和公私关系的变革,在价值观上流露出不同于以往的重欲、贵利和尚私等新动向,同时使理学丧失了"杀人"的能力.早期启蒙思想家对理学的批判有积极意义,却陷入了另一种极端.

关 键 词:早期启蒙思潮  人性哲学  自然本性  道德定位
文章编号:1007-1539(2007)01-0050-05

The Return of Human-being's Natural Character and the Relocation of Morality
Wei Yi-xia.The Return of Human-being's Natural Character and the Relocation of Morality[J].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2007(1):50-54.
Authors:Wei Yi-xi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