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庄子》中的孔子北大核心CSSCISSCI
引用本文:邵汉明.论《庄子》中的孔子北大核心CSSCISSCI[J].中国哲学史,2009(4):25-33.
作者姓名:邵汉明
作者单位:1.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摘    要:在《庄子》中,出场次数最多的是孔子。在数十次的出场中,孔子的形象和身份迥然有异,区分为四种情况:一是道家形象和身份,是道家的代言人;二是儒家形象和身份,因而是道家批判的对象;三是先以儒家形象和身份出现,经道家点拨,转而折服、归从道家,有一转变过程;四是超然于儒、道之外,不属于哪家哪派,带有某种中性特征。孔子形象的多重性及孔子成为《庄子》的第一主角与孔子形象的可塑性和孔子的名师身份及师徒效应有密切关联。

关 键 词:孔子  儒家  道家  多重性  可塑性  儒道互补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