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心理负荷的评估:基于神经人因学的视角
作者姓名:贾会宾  赵庆柏  周治金
作者单位:1.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华中师范大学)
2. 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3.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0YJCXLX065);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培育项目(CCNU11C01005);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2B06)。
摘    要:心理负荷的评估正经历着从传统工效学向神经人因学的变革.EEG、ERPs、fMRI、fNIRS和TCD等神经科学研究技术为这场变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研究发现:在单任务情境下,随着操作者心理负荷的增加,脑电α波活动减弱,θ波活动增强,并且前额皮层血流、左侧额下回血液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均增加,大脑动脉血流速度也增快;在双任务情境下,随着操作者主任务心理负荷的增加,次任务的N1、新异P3和P3b等ERPs成分波幅降低.依据这些研究成果,学者们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模式分类算法实现了对心理负荷的实时在线评估.但是,各种研究技术在敏感性、诊断力、主任务干扰、实施需求、可接受性和信度等方面各有优势与不足.在未来研究中,要注意促进相关技术的融合、提高其可接受性,并充分利用模式识别算法提高其诊断力和敏感性.

关 键 词:心理负荷  神经人因学  脑电活动  血液动力学  光学成像
收稿时间:2012-12-19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