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鬼神之明》与东周的“多元鬼神观”
引用本文:王中江.《鬼神之明》与东周的“多元鬼神观”[J].中国哲学史,2008(4).
作者姓名:王中江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
摘    要:相比于墨子以"明鬼"这一主题用许多篇幅构建绝对的鬼神信仰来说,上博楚简第五册中<鬼神之明>对鬼神之"有所明"与"有所不明"的言说则篇幅很小.虽然如此,但它却提出了一个既不同于墨子也有别于孔子的颇有特色的"鬼神观".这一"鬼神观"在肯定"鬼神"存在的前提之下,揭示了"鬼神"在施行赏罚上的盲点和不一贯性,这是对孔子儒家和墨子信持鬼神能够普遍"福善祸淫"或者善恶因果报应观念的一个明显修正,称得上是存疑的"二重性"的鬼神观,从而为东周子学的"鬼神"观念增添了新的色彩,甚至可以说由于这种"鬼神观"的出现使东周的鬼神信仰呈现出了多样或多元性的局面.据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从"三代"宗教到东周宗教所发生的具体转化.在此,我们关注的是<鬼神之明>"鬼神观"的独特性以及它在东周鬼神信仰世界中的位置.

关 键 词:圣人  伍子胥  东周  鬼神信仰  儒家  孔子家语  宗教信仰  鬼神赏罚  墨子  鬼神观  

The guishen zhi ruing and Plural Views of the Ghost and the Spirit in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WANG Zhongjiang.The guishen zhi ruing and Plural Views of the Ghost and the Spirit in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J].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2008(4).
Authors:WANG Zhongji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