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学业倦怠的中介作用和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 |
| |
作者姓名: | 何安明 万娇娇 惠秋平 |
| |
作者单位: | 1.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信阳 464000;2.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开封 47500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ASH012);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8-CXTD-04);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2019-YYZD-14);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YJS2021KC30);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Nanhu Scholars Program for Young Scholars of XYNU)。 |
| |
摘 要: | 为探讨青少年手机依赖、学业倦怠、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对黑龙江、天津、山东、河南、江西8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以及河南省2所初中、2所高中的中学生共1191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1)手机依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学业倦怠在手机依赖和心理健康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消极应对方式调节了手机依赖通过学业倦怠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中介作用的后半段路径,相对于低消极应对的青少年,中介作用在高消极应对的青少年中更显著。该研究结果对维护和促进手机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启示意义。
|
关 键 词: | 手机依赖 学业倦怠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青少年 |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