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父子相敬”与“父子相亲”——“哪吒”背后的古今人伦
引用本文:赵金刚.“父子相敬”与“父子相亲”——“哪吒”背后的古今人伦[J].道德与文明,2020(2):130-135.
作者姓名:赵金刚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8CZX028);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 课题(ZK20180123)。
摘    要:从《封神演义》到《哪吒闹海》,再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的形象不断改变,其中反映出的人伦关系也发生了"古今之别"。《封神演义》更强调"父子相敬",并由之与古典政治相联通;《哪吒闹海》则突出"师"的地位,注重"师"对青年的引导;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则反映出当代家庭伦理的基本样态,更强调亲子之间的"亲",追求纯粹的"爱","敬"则从家庭关系中隐去。

关 键 词:哪吒  人伦  亲亲    

From Revere to Intimate——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ehind Nezha’s Image
Zhao Jin-gang.From Revere to Intimate——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ehind Nezha’s Image[J].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2020(2):130-135.
Authors:Zhao Jin-g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