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牟宗三对佛学研究的两次转变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徐波.牟宗三对佛学研究的两次转变及其意义[J].世界宗教研究,2016(6):51-60.
作者姓名:徐波
作者单位:香港科技大学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一等资助项目(2015M580520),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BSH1502142)
摘    要:牟宗三是现当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中国佛教的研究有着两次意义深远的转变,佛学最终在其思想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早年受其师熊十力的影响开始对佛教有所涉猎,但更多偏重于知识性的了解,直至一次特殊的机缘方才对佛学用力。这一转折所引发的"悲情三昧"直接影响了牟氏哲学的整体进路。《佛性与般若》这部巨著则标志着牟氏佛学思想的成熟,其中肯定了天台圆教有一特殊的"佛教式的存有论"可以对法之存在等问题作出圆满的交代。这一"存有论转变"的意义在于,牟宗三最终认识到不必亦不可用儒家之体用义、创生义去衡量佛教,而应以"不以佛教为忌"的态度正视之。牟宗三跳出了拒斥佛老的窠臼,亦由此展现了新儒学之"新"的另一面向。

关 键 词:牟宗三  佛性与般若  儒佛交涉  现代新儒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