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孔子到孟子的儒家“修己”思想──兼论曾子承先启后的中介性作用
引用本文:王钧林.从孔子到孟子的儒家“修己”思想──兼论曾子承先启后的中介性作用[J].孔子研究,1994(4).
作者姓名:王钧林
作者单位: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编辑部
摘    要:极为重视个人的修养,是孔子、儒家思想的一大特色。《论语·宪问》记孔子王咎于路问君子,一日“修已以敬”,再回“修己以安人”,三日“修已以安百姓”,均以“修已”作为君子实现其理想必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孔子那里,所谓“修已”往往只详于“修身”而略于“修心”;由身心关系来看,这实际上是只注重了问题的一面,而忽略了问题的另一面,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片面性。不过,这片面性不是孔子思想的自身缺陷造成的,而是由于那时身心关系还没有成为一个问题而受到重视,孔子不可能超越这一历史的局限而提出什么身、心双修的问题…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