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太平经》“七言”考识
摘    要:《太平经》七言独体"师策文"的创作时间,可推断为西汉后期。《太平经》中"七言"的宗教功能主要表现为"持诵"、"存神守一"、便于记忆和大众传播等方面,而"七言"本身语句加长、连贯、通俗韵语、篇幅灵活等特点,加之古老诫告体类的渊源,更具权威性与神圣性,正可满足早期道教神道设教的需要。考察西汉时期"七言"独立文体的轨迹,无论是文人创作,还是道经、谶纬、镜铭、祀歌、字书等,大体表现出以东方滨海地域为策源,并与神性相联系的特点。将《太平经》"七言"放置到先秦至西汉以齐文化为中心的滨海地域文化背景中审视,随着齐文化中阴阳五行观念基础上的阳尊阴卑、崇神性之天、重仙道等思想的流行,代表天象、天数、阳数之正之成的数字"七"形成了意义的凸显,乃至被赋予壮盛、生命周期、生命复始、养生成仙等特殊含义。由"七"所构成的"七言"、"七体""七类"等命名方式也在汉魏时代受到超乎其它数字的重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