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古代国家祭祀与汉唐道教“八节斋”渊源论考(上)——兼对吕鹏志博士一系列质疑的答复
引用本文:王承文.古代国家祭祀与汉唐道教“八节斋”渊源论考(上)——兼对吕鹏志博士一系列质疑的答复[J].宗教学研究,2016(2):1-15.
作者姓名:王承文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历史系
摘    要:早期道教定期斋戒制度与佛教的关系,是近数十年来国际道教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东晋末年古灵宝经"八节斋"等定期斋戒制度,都是在汉晋道教斋戒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其最早的渊源则是《礼记·月令》等所代表的先秦秦汉国家祭祀制度。汉代《太平经》和《老子中经》奠定了道教"八节斋"等定期斋戒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东晋上清派及其经典则对古灵宝经定期斋戒制度的形成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早期道教定期斋戒制度与印度佛教"布萨"制度存在根本性的差异。至于六朝以来以"月六斋"为代表的本土佛教定期斋戒制度的确立,恰恰是印度佛教"中国化"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之一。

关 键 词:汉唐道教  祭祀礼制  八节斋  佛教布萨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