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政府改革之历史足迹与成长逻辑——基于历史坐标中的两种信任理论之考量
引用本文:石国亮.政府改革之历史足迹与成长逻辑——基于历史坐标中的两种信任理论之考量[J].学海,2011(3):106-112.
作者姓名:石国亮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100089
基金项目:教育部"211工程"三期子项目"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学科平台建设"成果;同时受"中德经济改革综合项目-国外政府管理研究"资助
摘    要:公共行政学自其诞生以来的百余年间,对于政府本身的定位经过了多次变化。我国行政伦理学家张康之教授从历史的宏观视野对政府的历史坐标进行了深入考察,提出了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划分,与此相对应地提出了习俗型信任、契约型信任和合作型信任三种信任类型,为考察政府改革的历史足迹与成长逻辑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公共行政学视域下的政府改革理论,从一开始就蕴含着市场运作逻辑和企业管理思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则将公共行政学的这一传统发挥到了极致。市场化政府改革将市场逻辑和经济人思维带进了政府,形成了一种基于契约化之上的管理型政府模式。基于理性而建立起来的契约型信任本身的脆弱性,决定了政府市场化改革的危机结果。非政府组织的出现以及新市民社会的成长,意味着一种网络式的社会治理和通过广泛的合作而进行的合作治理模式的到来。信任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治理模式的建构必须以合作型信任的建立为基础。未来的政府改革应该适应后工业社会的发展趋势,从基于契约型信任的市场化取向中解放出来,迈向多元治理主体本着公平参与、充满合作型信任以及基于善的完美生活追求的合作型治理模式。

关 键 词:政府改革  契约型信任  合作型信任  合作治理

History and Logic of Government Reform in China
Shi Guoliang.History and Logic of Government Reform in China[J].Journal of Xuehai,2011(3):106-112.
Authors:Shi Guoli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