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情史》窥探中国传统的性别审美观念及爱情的艺术表现形式——《情史》今读(下篇)
引用本文:杨岚.从《情史》窥探中国传统的性别审美观念及爱情的艺术表现形式——《情史》今读(下篇)[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1(6).
作者姓名:杨岚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化素质部;
摘    要:明代冯梦龙评辑的《情史》,集中体现出传统爱情观念中男女对理想异性及理想两性关系的审美心理,对我们今天的美学研究不无启示。《情史》中的传统性别审美模式:郎才女貌,相配为偶。美不仅在于样貌,也在于心智。无色无艺,也可以德才服人。《情史》中的爱情艺术表现形式:人以情传,情以人蔽。爱情的艺术表现始终是他关注的焦点。对文人情事、才女妙语更津津乐道。《情史》中的传统爱情理想:千秋为偶,千古佳话。爱情是艺术表现的主题,爱情本身也可成审美对象。冯梦龙最为推崇的爱情模式,也是中国文人的传统爱情理想,那就是文君相如型的知遇型爱情,激情浪漫;易安德甫型的朋友型爱情,温馨美丽。

关 键 词:男人  爱情观念  女性  冯梦龙  审美模式  爱情模式  爱情理想  艺术表现形式  情感理性  审美心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