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默识与体认:薛的穷理工夫论
引用本文:邱振华.默识与体认:薛的穷理工夫论[J].中国哲学史,2023(5):77-84.
作者姓名:邱振华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
摘    要:在理学的话语体系中,“默识”不仅指默记住所学知识,而更具有体悟、认识的意思,它强调的是认知主体可以通过超越言语的方式来认识理和道,其指向的乃是形上本体,因此理学家很自然地将默识的概念运用于对“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的诠释中。薛瑄重视默识的概念,是因为贯通性与天道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从薛瑄对默识工夫的重视,可以看出他在工夫论上明显有注重内向体验的倾向。薛瑄对默识概念的使用仍然是继承程朱,他所说的默识并不单纯指默坐澄心、体验未发的工夫,而是兼具内外的默识心通。在薛瑄的工夫论中,默识与体认又是相通的概念,默识主要是心地工夫,体认则更注重身的维度。

关 键 词:默而识之  默识心通  即用见体  体认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