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庄语”到“巵言”——庄子语言观念的生成脉络及其意涵
引用本文:王玉彬.从“庄语”到“巵言”——庄子语言观念的生成脉络及其意涵[J].中国哲学史,2023(1):23-32.
作者姓名:王玉彬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庄子·齐物论》研究”(项目编号:20FZXB04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庄子看来,“言”是人召唤与接纳万物的基本方式,在人类思想与生活世界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万物既以“浑沌”为其本然态势,因之而起的“言”也呈现出“未定—无常”之常貌。如果“言”不能知止于此,就会逐渐衍化成试图在浑沌中固化价值、凿出秩序的“庄语”。通过“有用—无用”之辨与“是—非”之辨,“庄语”试图定性乃至重构包括人在内的万物,从而形成了对万物的限制与宰制。正是为了解决语言因隐于“荣华”而使人无法合理观物、应物的生存难题,庄子提出了寓言、重言与巵言。寓言、重言是以人之是非、古今观念为基底而生成的语言策略,意在弱化言说对象的是非对抗心理、因顺言说对象的尊古崇圣心理,以期实现平等而有效的沟通效果;巵言则是依乎天理、因物为正之言,由之敞开的是一个“咸其自取”的生活与意义世界。

关 键 词:庄子    庄语  寓言  重言  巵言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