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法度与民情:王安石与苏辙解“道法自然”之殊见
引用本文:薛冰洋.法度与民情:王安石与苏辙解“道法自然”之殊见[J].中国哲学史,2023(1):78-85.
作者姓名:薛冰洋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摘    要:在注《老》史上,解读“道法自然”历来有一分歧:一说以“道”为至高依据;一说以“自然”为最终依据。王安石和苏辙的《老子注》亦体现出这一区分。王安石认为“道法自然”以“道”为万物之本;“法”乃道体在现象界展示自己的方式,即所谓“法度”;“自然”意为“道”成法度乃自己如此。苏辙将“道法自然”解释为“道”效法“自然”,将“自然”置于“道”之上,“自然”既是万物生发的内在力量,也是人真实本性的自然呈现,其发展趋势具有自发的秩序性。王、苏二人之解读分歧肇始于“道”与“自然”的关系,并以此建构起各自的政治实践活动,王安石强调“尽法”,而苏辙更强调“复性”;在此基础上,两人以人为中心阐释出政治秩序构建的两种不同模式,即落实在政治治理中的推崇“法度”和关照“民情”。

关 键 词:道法自然  《老子注》  王安石  苏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