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瞳孔是心灵的窗口吗?——瞳孔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测量
引用本文:杨晓梦,王福兴,王燕青,赵婷婷,高春颍,胡祥恩.瞳孔是心灵的窗口吗?——瞳孔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测量[J].心理科学进展,2020,28(7):1029-1041.
作者姓名:杨晓梦  王福兴  王燕青  赵婷婷  高春颍  胡祥恩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武汉 43007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123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CCNU19TS040)
摘    要:瞳孔大小是眼动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指标,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的心理活动并影响他人的心理与行为。一方面, 瞳孔变化受到自上而下的知觉与注意、情绪与动机、心理努力、社会认知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 大瞳孔能引起他人更多的积极评价和积极行为。瞳孔的神经机制(蓝斑-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和自适应增益理论解释了瞳孔与心理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原因。瞳孔测量(pupillometry)作为一种有效的眼动追踪方法有助于理解瞳孔与心理的关系, 研究者在测量瞳孔时需要关注无关变量(如亮度、注视位置), 原始数据处理(如基线校正、眨眼处理)及瞳孔指标选取(如瞳孔直径、震颤频率)等问题, 未来研究应继续探讨瞳孔与其他心理之间的关系, 并探索更有效地处理和使用瞳孔指标的方法。

关 键 词:瞳孔  瞳孔测量  自上而下加工  神经机制  自适应增益理论  
收稿时间:2019-06-0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