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道德概念的空间形象性:语言因素和具身因素的共同作用
作者姓名:王汉林  蒋泽亮  冯晓慧  鲁忠义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石家庄 050024
基金项目:*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8JY042)
摘    要: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抽象道德概念的空间形象性效应, 以及语言因素和具身因素对该效应的影响机制及其加工进程。实验1检验词对空间位置对道德词对语义判断(反义程度)所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符合空间形象性呈现条件(即道德-下, 不道德-上)诱发了较大的N400, 并且词对语义判断的反应时较长; 实验2检验词对语义的反义程度对道德词对空间形象性判断所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语义无关词对诱发了较大的N200和N700, 并且词对空间形象性判断的反应时较长。研究结果表明, 抽象道德概念的加工能够表现出空间形象性效应, 该效应由语言因素和具身因素共同塑造, 前者在概念加工过程中优先被激活并发挥持久影响, 后者仅在概念加工的中期发挥作用。

关 键 词:道德概念  空间形象性  具身认知  语言符号  垂直空间隐喻  
收稿时间:2019-04-0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