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周易》古经泰否二卦本义解读——兼释萃涣大过剥鼎等相关卦爻
摘    要:前人对《周易》古经进行解读时,基本上都默认,泰卦就是讲"处泰虑否",否卦就是讲"处否求泰"。然泰卦并非就是处泰之时,否卦亦非就是处否之时,泰否是相互渗透与循环转化的。泰卦讲乱必有治终还乱,否卦讲治复还乱乱又治,以此警示人们要时时处处勿忘忧患。泰卦卦辞是对治世一般景象的描述;泰卦初爻讲要得到天下太平,先须铲除导致乱世的群小,与革、萃二卦相通;二爻进一步讲治乱要无远弗届,要使整个天下中道大行;三爻讲天下得治之初,往往尚能勤勉而谨于防患,并因此而保有天下太平;四爻讲天下太平还受国际因素的制约;五爻讲国际和平的最好状态就是天下一家亲;上爻讲治世终究会向乱世转化。否卦卦辞则是对乱世一般景象的描述;否卦初爻讲要守住天下太平,就要求君子要团结一心,共同维护天下正义;二、三爻讲包容阿谀奉承者、纵容无耻之徒,是致乱之源;四爻讲世道大乱之后,有能力、有担当者承担起治乱的重任;五爻讲由乱得治后,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如此天下太平方得永固;上爻讲治世时间长了难免会生出否乱之积弊,这时就要将否乱之积弊及时加以清除,其与涣、大过、剥、鼎等诸卦爻相通。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