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追寻智慧
引用本文:崔宜明.追寻智慧[J].现代哲学,2012(5).
作者姓名:崔宜明
作者单位:上海200234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哲学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知识论体系的发生学研究》(10BZX057)中期成果
摘    要:在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基的问题上,我们至今未能有必要的基本共识,要建立这一基本共识的基本途径只能是:追寻智慧.所谓追寻智慧,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一件事情,但是“问题”却有功能性的勾连、生存性的勾连和本体性的勾连之不同,并且分别敞开了不同的意义—认知境域:常识、知识和智慧.由于我们还是在“知识”的层面上来理解“哲学”,所以“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成为了一个梦魇般的问题.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不是靠在故纸堆里爬梳考辨、援证推理所能解决的,只有面向生活世界,在世界历史的水平上创造出全新的世界图景以获得确证.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宣言,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图景和理想旗帜,一个没有自己哲学的民族不可能得到世界的敬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着中国哲学,并且最终是由中国哲学所取得的成就来标识出对人类世界的贡献.

关 键 词:智慧  功能性的勾连  生存性的勾连  本体性的勾连  混沌  中国哲学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